第795章 私学变了性质

    第795章 私学变了性质 (第2/3页)

有时生源很多,有时没有生源。现在不一样了,上学的人多了,私学也相应地多了。在收费方面,大致都是差不多的。所以!生源都会选择就近的私学上学。

    现在的学堂里,学生数量相对稳定。教书先生也相对稳定。

    现在的学堂里,已经无须从学生中挑选代课老师了,乐歌的儿孙多,孙子都成年了都做了先生。所以!学堂里,基本上没有了代课老师。只有固定的老师,这些固定的老师大多是以前先生的儿孙,有那种代代相传的感觉。

    现在的学堂,自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就已经变成乐歌的私学。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几乎带走了他所有的追随者。那些没有跟随他走的人,因为担心、害怕受到牵连,也都离开了学堂。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就变成了乐歌的私学。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孔子的大学教的是他孔子的儒家思想,而乐歌教的大学则相反!他教的思想品德课是老子的道家思想。

    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私学的方向也就改变了。那些信仰孔子的人,都不愿意再跟随乐歌上大学。而那些道家的追随者,才愿意留下来继续读“乐歌大学”。

    在基础教育方面,孔子私学与乐歌私学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教学生“六艺”。道家也讲“礼”,礼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是!只讲清楚礼的来源和作用,而不拘泥于礼。

    道家见面也行礼,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违逆,不另类。表面随和,内心有自己的准则。

    总之一句话学堂还是那个学堂,孔子创办时期的学堂。但是!思想观念改变了,不再是孔子时候的大学教育了,不再是孔子时期的思想品德课了。

    方忠走后,乐歌作出艰难地决定把学堂从这里搬迁走,搬迁到自己家里去。或者!另外找一个地方。

    既然不再是孔子私学,就无须再挂“孔子私学”的招牌。就应该换招牌,换上“乐歌私学”的招牌。

    “你?你决定搬走?把学堂搬走?”微儿得知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