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曾参谈为政篇3

    第897章 曾参谈为政篇3 (第2/3页)

是不要违背周礼,要按照周礼来侍奉父母。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周礼,要按照礼来侍奉父母。樊迟说:不要违背周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要按照周礼来侍奉父母。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樊迟是谁?”乐歌问道。

    樊须,公元前505或515-?,字子迟,亦称樊迟,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有勇力,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并在对齐国作战中表现出了才识。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

    “呵呵呵!”听了曾参的介绍,乐歌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曾参迟疑了一下说道:“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患担忧。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父母生病了就象自己生病一样。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嗯!好!”乐歌应道:“孔子向他们父子二人讲的,都是家庭之孝。是要他们父子二人在为政的过程中,一定要推行的基本孝道!是吧!”

    “是!乐伯伯!”

    “那么?还有呢?”

    曾参只得继续往下面读:“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乐歌问道。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父母能够得到子女赡养罢了。这哪里是孝呢?犬马不也得到了人的饲养吗?如果这也算孝的话,那就是对父母的大不敬了。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你先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言偃,公元前506--公元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