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曾参谈“礼乐篇”(2)

    第908章 曾参谈“礼乐篇”(2) (第2/3页)

,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先生听到此话后说:先学而后知!不学习哪里知道什么是礼呢?这就是礼呀!”

    “你这是‘学而篇’啊?曾子?结合上面的句子,好像有些接连了!你的意思是!只有学习,才能懂得礼乐!是不是?”

    “然也!乐伯伯!”曾参有些得意地应道。

    之前几句好像是有些上下文不接连,可有了这句,好像又能接连起来了。

    “你先生的意思是: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自身强大,才能保全自己。只有自身强大,才不要去祷告神灵、指望君王和别人!是不是这个意思?”

    “正解!乐伯伯!”曾参应道:“我编排这些进‘礼乐篇’,就是这个意思!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都是有用意的!”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比赛射箭,不在于射中没有射中靶子,因为各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射!重在于礼乐﹐不以中的为目标,重在参与!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话还没有说完吧?继续说!”

    “是!乐伯伯!”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孔子说:赐,你是爱惜那只羊吧?还是?我爱惜是周礼。这个礼不能丢!”

    孔子认为:不要因为某些人的原因而放弃美好的传统!不要因为某些原因而放弃原则!不要因为挫折而放弃追求。这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礼!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需要的!还没有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我这是在向君主诌媚呢。”

    “这这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