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直与婉转

    第922章 直与婉转 (第2/3页)

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周游列国的时候,先生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现在的鲁国是季康子执政,他需要你们这些人才,我的那些家乡的学生,他们都有远大志向,可惜的就是,他们行为粗率简单了些;他们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他为此很高兴;同时他又指出他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他对些很担心,怕好事变成坏事。

    “你先生可能意识到了:他早期的学生太刚、太理想主义。所以!他担心这些学生不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乐歌叹道。

    曾参应道:“也许是吧!先生周游列国这么多年,经历了太多的事,他已经从理想主义中走出来了,看清了现实。所以!他很担心:这次的好机会反而重蹈覆辙,走他的老路!”

    “嗯!好!”乐歌点头道:“继续往下读!”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伯夷、叔齐两个人对待他们厌恶的、反对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立场后,就不再提及。但是!他们态度和立场是一贯地,是不变地。因此,别人以为他们已经没有怨恨了,所以,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少了。”

    “什么意思?”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后来,他们不满商纣王的暴虐统治。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一个人的表里如一是很重要地!在这里,先生(孔子)主要讲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