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何谓君子儒

    第927章 何谓君子儒 (第2/3页)

”曾参解读道。

    “哦?”乐歌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文人啊!说话太让人费解了!真的!你要是用大白话说多好?是不是?”

    “这个?”曾参迟疑了一下,应道:“书面文字都这样啊?为了简约啊?一卷竹简只能刻录那么多字?要是大白话说了,那得用多少竹简啊?”

    “不是说:学富五车?呵呵呵!”

    “乐伯伯!”

    冉求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问题。所以对他提出批评,指出冉求的错误。并非能力不足,而是不想前进。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对子夏说:你要做具有君子素质的儒,不要做具有小人素质那样的儒。”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释道:“先生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在于内在具备的素质的不同!儒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是要看一个人内在具备的素质!一个人有没有仁德!懂不懂得礼制等等!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可以包装的,而内在的本质却是无法改变地!”

    “什么是儒?”乐歌问。

    “这个?”曾参为难了一下,说道:“儒的本意即柔,指读书人。指:具有读书人风度的、有较高素质的那一类人!”娃

    “这就是儒?”乐歌追问道。

    曾参楞了一下,解释道:“儒:以前是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现在不是!现在是指地位低微的读书人。”

    “嗯!继续往下读!”乐歌应道。

    “是!乐伯伯!”曾参答应道。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子游做了鲁国的武城的长官。先生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有没有发现人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