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940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3/3页)

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什么意思?”乐歌不解地问道。

    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合奏乐,也是乐曲的终了。

    “嗯!继续往下读!这一段我没有懂什么意思?是说音乐呢?还是有什么喻意呢?往下读!”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什么意思?”乐歌问:“好像刚才不是说音乐,而一种喻意。”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内心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呵呵!”乐歌笑道:“你先把孔子听音乐编排在前面,这里说这些,是不是说?音乐中的‘乱’也就是合奏好像很乱,但却能很好地融合成为美妙地音乐。而社会的乱,却是越来越乱?”

    曾参朝着乐歌看着,没有解释。

    “看着我干嘛?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这才应了一声。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学习知识要像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追赶不上。又要像害怕丢失掉了什么一样,只有通过不断努力,知识才会不断地增长。”

    “什么意思?与上面的文似乎不连接了?往下读!我看看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乐歌催促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怎么东扯一句、西拉一句了?”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天下,他们不是夺过来的,而是上代的国君禅位给他们的。”

    “呵呵!”乐歌笑道:“这一篇‘泰伯篇’怕是要完结了吧?这里是点题了?”

    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