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曾子谈如何得到尊重

    第954章 曾子谈如何得到尊重 (第2/3页)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乐歌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论语》中人的名字在不同章节中有不同地称谓?原来!是以提供者的口吻来记录的。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什么意思?怎么又扯到季康子的头上来了?”乐歌不解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季康子问先生: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先生回答说:我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颜回的,他最好学。他还有这些优点:他从来不迁怒于别人,也从来不犯同样的过错。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我的学生中,再也找不到象他那样的人了,没有谁算是好学的。”

    “什么意思?又提及颜回了?为什么把这一段编排在这里?”乐歌不解地问道。

    曾参赶紧解释道:“行文的需要!乐伯伯!这只是一个开头铺垫,后面还有后继内容呢!”51

    “那好!继续往下读。我要看看你铺垫的目的!后面还有哪里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颜回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先生卖掉车子,给颜回买个外椁。先生说:虽然颜回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一个是你的儿子一个是我的儿子,但是他们都同为儿子。我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都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给他买椁。因为!车子是我必须的交通工具,我还要跟随在大夫的车子后面出行,所以是不可以步行的。”

    “哦?”乐歌点头道:“这件事我听说了!你先生爱面子。唉!”

    “不仅仅如此!乐伯伯!”曾参争辩道:“先生认为他的身份是需要一辆马车的,他有时还要跟随大夫出行。大夫有车辆,他不能步行跟随在大夫的车辆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