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给别人改正的机会

    第978章 给别人改正的机会 (第2/3页)

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子贡问:管仲应该不能算是个仁人了吧?齐桓公杀了哥哥公子纠,他不能为主子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政敌齐桓公的宰相。这样的人怎么能算是仁人呢?先生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与那些蛮夷之地的愚民一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如今的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为了自己的清白自杀在小山沟里,谁也不知道他已经死了呀。”

    “还在死磕管仲啊!”乐歌问道:“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有些说不清楚?”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其实!我也不是要死磕你先生的‘忠’理论,更不是要死磕管仲不放。而是!你先生在很多问题上面,都只看到表面,而没有看到事物深层次的东东,没有看到根源。”

    “这个?”

    “其实!我还是觉得你先生对管仲的评价是对地、是正确地。只是!觉得你先生自己打自己的脸了!是不是?一面对学生说要如何如何忠诚、尽忠于主子,一会儿又来说管仲的功德!是不是?这不是打脸了呢?”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随即解释道:“我先生以前也是愚忠,这不是?后来才改变过来的。所以!他才赞赏管仲的。对管仲的评价,我先生是两种截然不同地态度。以前!他抨击管仲。现在!他又改变了态度,赞赏管仲的功德了!”

    “嗯!”乐歌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按照你先生以前的思想,那么!齐桓公杀了他的主子,他是要躲到哪个山沟里去自杀,死了连别人都找不到他的尸体!如果这种愚忠,那就过分了!或者说!就不值得了!是不是?”

    “是!乐伯伯!”

    “继续往下读吧!”乐歌挥舞了一下手臂,说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随即又说道:“先生认为,对待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看问题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应该从人一生的功劳来看待,不可拘泥于过去的某个小节!不可因为某个污点而否定别人的一生功劳!如果这样,就过于教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