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中庸》中的解构社会

    第1027章 《中庸》中的解构社会 (第2/3页)

来源,是有原因的。乐伯伯!”

    乐歌应道:“意思是:尊重长辈、尊重等级次序等等,都跟尊重祭祀一样是有原因的。”

    曾子应道:“为什么要尊老爱幼,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必须地而不是强迫。其实!也是在讲人性,讲人区别与他物、区别与畜生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对人性的分析、细解、解读!乐伯伯!”

    “哦?好!”乐歌应道。

    “谢谢乐伯伯!”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解读一下!”乐歌问道。

    曾子解读道:“鲁哀公询问政事。先生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的时候,就是按照上面记载的那样实施的;可惜!自从他们去世后,这些政事也就废弃了。

    管理政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要勤于政事,犹如治理大地一样,最有效的方法是种树木,可以速成。

    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生长变化是非常快的。所以,要想管理好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来管理。

    要得到适用的人才,关键看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如何。修养自己在于是否遵循做人处世的大道,遵循做人处世的大道的根本点是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

    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才能懂得做人处世之道。”

    “这一段是给你的《大学》做注释啊!是不是?”乐歌问。

    “是!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