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中庸》中的真

    第1030章《中庸》中的真 (第3/3页)

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道。

    曾子解读道:“伟大啊!圣人的做人处世之道!浩瀚无边啊!这一切都是源于文王之道。文王之道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有三百条,威仪有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就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做人处世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嗯!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日:“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吸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道。

    曾子解读道:“先生说:愚昧的人在做人处世方面容易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在做人处世方面容易独断专行。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的人,不遵守古之道。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在过去!不是天子的不敢议订礼仪,不敢制订法度,不敢考订文字规范。可是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了,文字的字体统一了,伦理道德相同。

    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先生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是否正确;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可以证明一下是否正确;我学习周朝的礼制,周礼到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

    “什么意思?我没有听懂!”乐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