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胡夏与西秦(上)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痴人说梦:胡夏与西秦(上) (第1/3页)

    关于第85章故事简介:已经平定柔然边患的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西进,攻击胡夏,胡夏国主赫连昌毫无防备,凭借统万城的坚固死守,拓跋焘久攻不下,只得退军,但是关中大部尽被北魏所占。赫连昌见北魏大军退去,又派其弟赫连定准备收复长安,拓跋焘趁机再次领兵来攻,赫连昌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丢失都城统万城,与赫连定一同逃往上邽,拓跋焘乘胜追击,俘获赫连昌,赫连定在上邽继承胡夏国主之位,赫连定听闻西秦国主乞伏炽磐病逝,便想夺取陇西之地,来恢复祖业。而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同样也想攻取西秦,但被西秦击退,西秦,北凉,胡夏三国在西北地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争。

    在这个故事中,雄才大略的北魏皇帝拓跋焘挥师关中地区,大败胡夏政权,并且俘虏了胡夏国主赫连昌,在这个过程中,拓跋焘所率领的北魏大军又遇到了天气骤降的大好机遇,踏冰渡过黄河,让胡夏国主赫连昌,猝不及防,只能坐以待毙。在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中,因为气温骤降而改变战争格局的场面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之前讲到的参合陂之战,慕容德建立南燕政权,都是由于气温骤降,使得北魏王朝和南燕政权的开国之君拓跋珪和慕容德很快的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战争目的。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鼓吹他们能够建立功勋伟业是天命所归,而是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十六国时期的气候是属于气象学上的寒冷期的,所以在十六国时期能够出现河流尽早尽快冰冻的情景。

    实际上,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气象学家根据古籍记载的气象条件分析出历史上出现战乱的时期基本上都处于气象学上的寒冷期,而历史上的盛世时期基本上都处于气象学上的温暖期。由此可见气候的变化也在决定着历史文明的走向。

    实际上,这种观念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古人也是人,他们也要吃喝穿戴,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生活比较原始,对于气候的依赖就更加强烈,对于气候的变化更加敏感,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于气象学的寒冷期的时候,北方蒙古草原上生态环境恶劣,就会出现自然灾害频发的景象,游牧民族的百姓们无法在北方蒙古草原上正常的生活,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选择向温暖的南方迁徙,这样就出现了西晋时期大量的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情景,也就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十六国时期的乱世。而隋唐时期则进入到气象学的温暖期,所以隋唐时期,自然灾害比较少,粮食的产量当然是稳步提升的,所以,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盛世。而到了两宋时期,又进入到气象学上的寒冷期,所以又出现了游牧民族再次南下的情况,但是因为此时的中原王朝的统治阶级已经是执政能力更强的庶族地主阶级了,所以,游牧民族的南下被阻挡在了黄河流域,这也就出现了塞北三朝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