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9.扛着屠刀当皇帝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9.扛着屠刀当皇帝 (第2/3页)

,没什么素质可言。在执行皇帝这项命令的时候,原则基本上就是: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那么,到底是不是呢?那就要看拎着鬼头刀的大兵们的心情了。

    杀错了人怎么办?没关系,擦干净刀上的血迹,重新捡起那副四不像的画图,大兵们就可以继续执行公务了。

    整个事件,就此泛滥,由单纯诛杀西晋贵族的行动变成了对汉族平民的大清剿。不过刘聪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仁爱之心,曾特别关照那些家中有傻子或是伤残人士的家庭免于清剿。天子一言,自然重若九鼎。一夜之间,整个匈奴汉国的汉人不是傻子就是伤残人士(大多数自残)。

    原来“杀胡令”并不是首创,可为什么后世的我们只是议论“杀胡令”的血腥,却极少有人谴责刘聪罪大恶极的对汉民族的清剿?

    行动结束后,刘聪还专门去视察他这一“伟大”政令的执行效果。很震撼,清剿过后,全国所有汉族男性劳动力(士兵、乞丐、艺人、官员等人全都算上了)才一千人左右。

    可以想象这次清剿的恶果。其实就是一次对匈奴汉国占领区内汉民族灭绝种族的屠杀。数以十万计的汉族百姓被当做牲口一样杀掉,甚至还不如牲口。

    国破家亡,任异族的铁骑肆意践踏,我们的祖先遭受过的苦难,我们无法想象。

    刘聪还没有混蛋透顶,渺无人烟的景象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又开始鼓励少数民族女人和汉族男人通婚,繁衍当地的汉族血统。除去杀戮,这也算是民族融合积极的一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中原汉人才恢复元气,汉族人口才又多了起来。

    汉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五千年的文明从未断绝,并不是因为武力的持续强大,而是因为包容,不停的吸收融合外来民族的新鲜血液,为疲弱的自己注入新的力量,重新年轻,生机勃勃,进而强大。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汉,是一种文化认同,而不是单纯的血源关系。

    长期的民族融合,让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少数民族的血统,并不纯粹。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次“清剿”行动中,真正被清剿的西晋贵族不到七十人,西晋较小官员不到五百人,其他的堆积如山的尸骸,都是平民。

    这是匈奴汉国衰弱的起点,大规模地清洗对匈奴汉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力大不如前。

    在那个时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工其实是很明确的,汉族人负责种地,交租税;少数民族负责打仗,抢东西。也算是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刘聪的命令,相当于把自己国家的纳税人杀完了。

    在匈奴汉国灭掉西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国家威望提高了许多,颇有些不可一世。许多匈奴汉国周围的部落小国纷纷提出愿与汉国结盟,而匈奴汉国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