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痊愈

    第十一章:痊愈 (第2/3页)

阳心中就好像万千蚂蚁撕咬一样:心痒难耐!

    不过好在,第三天负责服侍张凌阳的,是一个低位嫔妃,叫宋婕妤。

    这宋婕妤是一个本分又有些胆小的妃子,面对张凌阳的求好,宋婕妤半推半就,最后还是顺从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张凌阳将赵宸熙后宫的嫔妃品尝了一大半,身体也逐渐恢复过来。

    既然病已经好了,那么接下来自然要上朝处理政务。

    要不然,政务还不得荒废下来?

    这期间,张凌阳也命小福子将张致远、孙定安两位当朝大佬喊来,大概了解了一番国事。

    通过两人的介绍,张凌阳发现,现在国内虽然不时有灾害发生,但政局相对还算稳定。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先皇在位期间大力整肃吏治,这才使得吏治比较清明,国库中的库银也比较丰裕。

    现在大周面临的问题,不是内政问题,而是边疆战事不断。

    首先,就是西疆那边战事不断,不时有边境部族不服大周的统治,屡屡发生叛乱。

    而云贵那边,自进行改土归流以来,也是大小战事不断。

    改土归流这项政策本身并没有错误,对苗疆的百姓来说是一向前所未有的好政策。

    不过这项政策损害的却是西南土司自身的利益。

    故而,面对改土归流这项政策,苗疆土司不时的发生叛变,以至于苗疆那边也是战火不断。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小的叛乱,威胁不了大周的统治。

    至少在张凌阳看来,既然你敢叛乱,朕派兵征讨就是,看最后谁耗得过谁?

    当然,张凌阳此刻还是一个政治小白,根本就不知道为了征讨这些不臣之人,朝廷耗费了多少钱粮。

    这些部族,往往是剿了又叛,叛了又剿,往往复复不断。

    刚刚已经提过,张凌阳完全就是一个政治小白,对这些政策大都是一知半解。

    故而,张凌阳便将这些边境之事悉数委托给了张致远、孙定安两位大佬全权定夺,而自己则专心处理一些贪官污吏即可。

    为何要整治吏治?

    从张致远、孙定安两个大佬口中,张凌阳得知,先皇永康帝御下严苛,不少官吏都因贪腐而被罢官下狱。

    而泰安帝赵宸熙登基后所下达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启用永康年间因贪腐而被罢黜的官员。

    并且还一律官复原职。

    这么做的后果可想而知。

    但如何整顿吏治?如何整肃贪官?

    这就有点让张凌阳为难了。

    因为张凌阳对朝中大臣所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