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初入尘世 第十六节 师命难违愁断肠

    第一回 初入尘世 第十六节 师命难违愁断肠 (第2/3页)

一声道:“你也说是清理门户了,既然是清理门户,便仍是我派门中之事,人死罪消,那人便也还是太虚门人。据我所知,诸长老从未将他清除出门,那‘严乃真’三个大字,也仍然清清楚楚地书写在《太虚名录》之上。”说到此处,他目视祝文长,看他有何说辞,却见他面色肃然,不置可否,便又续道:“更何况,严乃真所做种种,皆是出于卓道宗之命,卓道宗不但是他师父,更于他有救命大恩,他听从师命,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后来卓道宗叛出太虚,投入紫阳,他攻打太虚山门之时,严乃真却未追从业师,可见他对我太虚门仍存忠义之心。也是为此,李师叔祖将他诛杀之后,诸长老却未将他在《太虚名录》中除名,因此,他的的确确仍算是咱们的师伯!”

    祝文长静静听文峰大声诉说,并不回话,垂首低目,不见喜怒。罗文琪侧头向两人看了看,幽幽地道:“文师兄所言却也有理,那严乃真的名字确是仍存于名录之中,倒是那‘卓道宗’三字,却已不在《太虚名录》之上了。”

    文峰恨恨地道:“那是自然,卓道宗做下那等事来,太虚的列祖列宗也不能容他!他亵渎神灵,为赢天神尊亲手诛却,诸长老将他从太虚彻底除名,也算是依从了神尊的旨意。”

    罗文琪道:“其实卓道宗被诸长老围攻,逃下山之后,诸长老并未将他从太虚除名。因念他虽一意孤行,却也是为本门的前途着想,只是大家意见不合才起争执。待他下山之后,诸长老仍盼他知错能改,回心转意,谁知后来,后来……,哎!”

    文峰听罗文琪语气中大有惋惜之情,话中对卓道宗亦颇有同情之意,便哼了一声,大是不以为然,斥道:“不管卓道宗本意如何,就算有千万般缘由,他也不该投入别派,泄露我太虚秘法!更何况他甘当走狗,引紫阳宫攻打太虚,将我太虚菁英几乎屠戮歹尽,若非赢天神尊慈悲,太虚门早已泯灭。这等不忠不义之徒,当真是万死不足以赎其罪!罗师妹又何必替他惋惜。”

    众人想起当年天虚峰一战之惨,也觉文峰之言有理,祝文长却微微摇头,淡淡地道:“当年之事,颇多隐情,便是当今的诸长老,当年也皆是低辈弟子,多不知其中机要。谁是谁非,也非我等所能评判,只是,据我所知,卓道宗当年只是借紫阳宫之刀欲重掌太虚,其实他并未真的投入紫阳宫成为紫阳门人。”

    文峰微微一愣,恍然道:“哦,原来如此,我倒不知。不过,这倒也合情合理。想卓道宗独掌太虚几垂万年,威名播于北疆。紫阳宫当年声势远不及太虚门,那金玄坛当时初掌紫阳宫,无论如何都算卓道宗的晚辈。卓道宗是何等样人,怎会甘心居于金玄坛这后生小辈之下?”

    诸弟子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