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风起

    第四百五十章 风起 (第2/3页)

州城高险峻,外有护城河,城头尚有过万厢军,不知道他慌乱什么。此人还是在岐州以战功起家,简直是天大笑话。流寇若能打下建州,老夫把头伸给李开明,叫他剁下来当夜壶!”

    “大府这话,实在不成体统。”一个官员皱着眉,看着有殿阁学士说着这种村夫般的气话,感觉太不成话。

    “吕公不必着急上火。”另一个官员则小声对吕问贤道:“朝廷三留之后,王公肯定离开,不久之后就会有新知府上任。建州疲敝,朝廷一定会挑选合适的官员上任,到时候徐徐调治,一年之后建州也就能恢复了。”

    吕问贤冷笑道:“一年之后,咱们都早成了枯骨了。”

    众人瞠目不语,不知道为何吕问贤对流寇这么畏惧和小心。

    确实是如王越所言,流寇看似声势浩大,其实要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新裹挟的壮丁没有战场经验,气盛则难驭,气沮则溃败,犹如山涧溪流,狂暴时是山洪,平时则只是普通的涓涓细流,连小孩子都能轻松迈过去。

    现在建州和福州消息断绝,不过料想福州方面一定会集结兵马,准备援救建州,建州府城这里,只要留意发觉流寇踪迹,一有警讯就关闭城门,流寇多半两手空空,还没有攻城器械,难道能飞进城来?

    吕问贤气愤难平,他和中山王徐子先一直有通信,吕问贤多半时间在述苦,感觉自己选择到建州实在是一个错误。

    叫苦之余,当然也是希望能到徐子先麾下效力……封亲王后,徐子先已经有这样的影响力,加上昌文侯府的人脉地位,将一个同知调到其余军州根本就不是困难之事。

    数日前,徐子先派人送紧急密信过来,言及流寇之事,并且断言福州出兵最少需得一个月,首先诏使往还就得十来天,等诏使带着诏命前来,福州方面才能用兵,然后准备粮草甲杖出战也要时间,一个月左右才差不多能抵达建阳附近。

    建州府城在建安,距离建阳二百余里,等福州大军过来,可能都是四十天之后了。

    这四十天时间会发生多少事,徐子先并未明言,但只提醒吕问贤,这一股流寇非比寻常,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兵器铠甲和钱粮,实力会增涨很快,不可以常理度之。

    吕问贤大为惊惧,才有今日之行。

    “大府虽然不惧,”吕问贤匆匆道:“本官却以为不可不防,本官要去崇安,松溪一带调集招募民壮,助守府城。”

    “让他走好了。”王越气哼哼的道:“这胆小如鼠的鼠辈!”

    ……

    “殿下,非小臣下官敢于刁难亲王,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王府中,转运使赵德邦长揖而拜,说道:“府库钱粮,月前就拨付启程,沿途路送到京师去了。本路今年赋税钱粮尚差一季,三司使郑大人已经下了严令,十月时一定要启行,否则必受严惩。”

    赵德邦令人将账簿呈上,说道:“福建路一年赋额钱一千零五十三万,粮三百万石,丝一千挑,其余茶,绢,红糖等若干,每年分四季启运送京,第三季是七月送,第四季是十月启行,现在府库钱尚不足百万贯,建州战乱,必致赋税不收,王越还在这时候辞官,简直是乱中添乱,下官无可奈何,只能请辞,并请殿下治罪。”

    赵德邦也只能请辞了,十月份要送走二百多万贯钱,还有粮食,丝,绢,糖若干。物资来说,糖,丝,绢的份额都不太多,很容易就征收完,钱才不足百万,上次海盗前来,赵王支用了好几十万,这个窟窿还没有补上,中枢倒是认可支钱之事,账簿上可以入帐,不成问题。但该收的税赋,却是一文也不能减。

    此次流寇之事闹起来,赵德邦估计转运司库里的钱都不一定够用,粮食来说,用兵七万人,民夫最少三到四倍,加起来三四十万人,每人每天就需要粮食过万石,几十天仗打下来,消耗的钱粮最少是二百万贯钱,几十万石粮。

    这个开销福建路都不一定够,还有二百多万的税赋和百万石的粮食缺口,他这个官是肯定当不下去了。

    “还不仅如此。”赵德邦忍不住又道:“近来朝议传言,因北伐用度不足要在各路摊派,我福建路向来富裕,赋税原本就重,再摊派上几百万贯的加税,下官实难应付。”

    赵王当然知道摊派之事,朝廷里南方派系的官员极为反对,认为再摊派会引起大范围的民变,南方百姓也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但朝中北方籍贯的官员占多数,而且北伐关系生死存亡的大局,天子和两府的态度都是一样,朝官们反对也只能形成小规模的浪花,掀不起大浪来。

    况且南方朝官没有领头人,右相徐夏商已经上疏请辞,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第三疏,朝廷罢地方官员是三疏为止,徐老相国这种有大儒,宗室,历朝元老身份的相国,最少要辞让十几次之后,朝廷才会赐给宫观使名头,命禁军护送还乡,给老相国应有的体面。

    现在徐夏商不理事,南方籍的官员无有首领带头反对,声浪越来越弱,摊派之事很快就会实行。

    赵王叹一口气,向来严刚的脸上只剩下苦恼之色,徐子先退出福州,连南安镇都退了,开始时赵王颇为欢喜,特地召见李谷,好生夸赞了几回。

    可是现在府库用度尚需诏旨,除非朝命免除福建路的摊派和赋税,否则赵德邦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