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抱一而为天下式

    第四百零一章 抱一而为天下式 (第2/3页)

,乱你心神,毁你道行。本想直接取你性命,怎奈何你身上还有一番因果,并非在我!”陈墨说罢了这些个言语之后,转身看向了自己身后的唐沁,倒转手中长歌,将剑柄递到了她的身前,开口对她说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的性命就在此处,你了结了就是!”

    唐沁接过那长歌剑,,凭虚迈步,来到了那岳长屏身前,眸中尽被仇恨填满。岳长屏此番被那乱神咒扰乱,周身动弹不得,修为更是不停的衰败,看着唐沁一步步走了过来,岳长屏心生惧意,开口说道:“沁儿,你可还记得小时候师叔还抱过你啊!”

    唐沁不曾停住,缓缓抬手,长歌已然对准了那岳长屏的胸膛。

    见这唐沁不为自己所动,岳长屏高声开口,对底下呼喊:“陛下,陛下救我!”

    怎知底下那朱圭此时也低垂着脑袋,不曾抬头看过,脑海里却是记起自己已然登基为敌,可自己的这位师尊却仍然当自己是一个顽童,随意的斥骂,有时甚至就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面前。

    岳长屏绝望,不再想着求饶活命的事情,任由着那柄长歌直直地透过了自己的胸膛,看着那熟悉的剑柄,想到了那一副熟悉的面容,记得少时,自己在山上总会闯下些祸事,可到头来都是自己的那位唐傲师兄替自己挡下来,如今自己到了下面儿,依着师兄那般软和的性子,自己说两句好话,师兄应当会原谅自己的吧!对,应当会的!

    将那宝剑抽了取来,带起来好些个鲜红的血迹,任由着岳长屏的尸体从那空中落下,由着底下那些个东夏的兵卒接住收敛。

    这时候儿,朱圭再一次站了出来,对着半空的陈墨轻声开口:“先前的事情,都是国师擅作主张。两族和解,千秋大事,我东夏如何又会反对。蜀皇且说出一个日子,到时朕自当赴会!”

    陈墨轻轻摇头,看着底下的朱圭,认真地开口:“不必了,方才朕仔细的想了一番,三个人的主意终归要麻烦一些,所以啊,这等事情便不要你来掺和了!”

    朱圭听得了这些个言语,心头不悦,眉头倒竖,开口斥喝道:“朕身为东夏国君,亦是人族的一方人皇,这等大事,如何能逃过朕的参与?”

    陈墨眯着眼睛,再开口,声音不大,却是惊动了临唐城的这一方天地,“东夏国君,一方人皇?呵呵,你且放心,过些日子便不是了!”

    再受触动,朱圭面上失色,如灰土一般,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陈墨,仿佛不敢相信一般,再次出口言语:“蜀皇这是何意?”

    却见空中陈墨轻轻摇头,还是眯缝着眼睛儿,在朱圭的身上看了有一会儿,开口道:“今日斩你半分龙气,至于这东夏,便留你些许时间!”说罢了这等言语,陈墨并指如长剑一般,隔空遥遥一指,直指底下朱圭!

    朱圭只觉得自己周身空气一滞,整个人竟然能直接被拘到了半空之中,遭受此等巨变,身上有金光闪现,氤氲而生,腾腾而起,正是龙气一道,渐渐凝实,半空之中,张牙舞爪,煞是威风!怎奈何陈墨指下有一道剑气迸现,锋利无比,直取那道龙气,从中分成两节!

    与此同时,禹州的南边儿就是云江的下游,便就在此处,猛然有变故生出,原本的晴空,眨眼间,铅云密布,明亮的太阳此时透不出哪怕一丝的光亮,平静的水面上,赫然间掀起了滔天的白浪,若是眼尖的,定然能够看见,在那白浪之中,有一物事,蜿蜒青光,看不仔细,却是转眼即逝,眨眼间,此处就恢复的原样儿。

    在说回着临唐城,那位东夏皇上被斩掉了半分龙气,登时,面色惨白一片,嘴角处更是溢出来好些个血迹,心头生出怒火,却又奈何不得陈墨半分,只得怒目而视,久久不语。此等事情作罢,便在陈墨打算着与唐沁两人一同离去的时候儿,此地再生变故!

    “昂~”一声龙吟起,空中一道硕大的身躯出现在此地。陈墨认得,正是当日在云江之时帮着自己挡住了桑行的那条蛟。

    那青蛟的目光在陈墨的身上停留的片刻,生出几分一样,便不再理会,直直地冲着流溢在半空之中的那半道龙气,血盆大口猛然张开,将那龙气直直地吞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半空之中,隆隆声起,还没有等着铅云聚拢,便有数道电芒劈砍到了那青蛟的身上,一时间,蛟身之上鲜血淋漓,好些焦黑之处,尽是那天雷手笔,一声声惨叫,那青蛟渐渐力所难支,直直从天上摔落下来,落到了临唐城中,压死百姓无数,压塌屋舍数百。

    陈墨见此,心生不忍,却也晓得,这等事情,只能由着它自己度过,别人相助,就算过去了也是无用,只要这青蛟熬过了这场天雷,定然能够化龙了!

    便是在天雷滚滚意犹未尽之时,底下青蛟猛然仰头,一阵龙吟自血盆之中传出来,接着腾身而起,竟然挣脱了方才的蛟身,从中蜕出一道金光龙身,龙鳞覆盖,顶上更生龙角一对,威风凛凛,正是那可大可小,兴云作雨的神龙!

    腾在半空,再是仰头去,龙吟声起,直将半空那云气吼散,雷声不复。眨眼看过了陈墨几眼,尽是感激之色,却也不多做停留,蜿蜒着龙身,攀云爬雾,直直地朝着北边儿过去了。时隔数千年,北疆妖土便又有了一条龙!

    陈墨看着那龙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似乎是想到了一些什么!

    。。。。。。

    临唐城的事情终了之后,陈墨便带着唐沁回到了南蜀了。回到了南蜀之后,陈墨细细想来,自己这个南蜀皇帝做的实在不称职,整日在外头逛荡,将这些个正是都给丢到了那易一的手上,也当的起一个昏君的名头了。

    回到了南蜀江城的当天,陈墨就与这南蜀的文武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灭东夏,和妖土。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赞成,只是那魏正先,自从彻底拿下了这江南之后,便被要求休生养息,听见了又有仗要打,自然满心欢喜。

    于是乎,便在蜀皇回到了南蜀的第二天,兴兵五万,直取昌平,更是联合大齐,一起攻夏。三国之中,数东夏最为薄弱,在两国夹击之下,左支右绌,应对不得,不过几日,连丢数城,一路下来,夏兵丢盔卸甲,没有半点斗志。

    便在这时候儿,南蜀的江城迎来了一个人,一个僧人,光顶僧人,正是那智愚寺的大明,身着僧衣,手上持拿着一柄齐眉棍,单手立在胸前,直直地朝着那边儿走着,走过了江城的大街小巷,走过了形形色色的商铺,最终停了下来,在南蜀皇宫前停了下来。

    那僧人站在此地良久,看着眼前这一座刚刚建起的南蜀皇宫,即便都是依着当年的布置,可逝去的终究已经是逝去了。眼神里的落寞与哀伤怎么也遮掩不住,只是合手道过了一声阿弥陀佛,接着迈步,朝着里面走进去!

    皇宫重地,又岂会有着闲人进去,自然要有侍卫上前将这僧人拦下,只是这南蜀好佛,便是阻拦,那侍卫也是好生相劝,不曾说什么过重的言语。

    怎料那僧人软硬不吃,低头诵过一声佛号的功夫儿,再看去,那僧人不知是使了什么法术,已然越过了那些个侍卫,道了皇宫里头,不论这些个侍卫如何阻拦,都是拦不住,眼睁睁地见着那僧人到了那大殿之上。

    此时,正是南蜀早朝之时,文武百官都是分立大殿两侧,蜀皇陈墨坐到了最上头,倾耳去听下面的那些个言语,实在头大。

    就在这时,那僧人大明到了殿上,看着上头的陈墨,久久不语。文武百官多是出言呵斥,那僧人也不曾发怒,不曾言语,静静地看着,看着上头的陈墨。

    这世间有些东西终究会经受住岁月的摧残,久久地留在世上,有些东西,不曾言语,却能够清楚的去感觉到,就像血缘。看着底下的僧人,看着那沧桑的面庞,陈墨只觉得自己心里仿佛有什么被触动了一般,眼泪好似决堤的云江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面上却是咧嘴笑着,笑着开口:“二哥!”

    陈墨这一声言语落下,底下诸位文武尽都没了言语,只是仔细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光顶僧人,

    那五官的确与上头那位蜀皇有着几分相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