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 日常

    第131 日常 (第2/3页)

便隐血试验阳性。张凡看了看孩子,小孩已经没力气哭泣了,嘴唇略发干,小手舞动着要找妈妈!灵动的双眼也失去了应有的亮泽。

    县医院的药物也合适,并没有特殊异常,这是什么问题呢,张凡脑海中苦苦思索,儿科虽然教科书翻了好多遍,可教科书只是基础,真真的临床经验张凡还很缺乏。

    “先收住院吧,你们不要再母乳喂养了。”然后又对张凡说道:“给孩子开点液体补充一下流失的体液,其他药物暂时不用,再开一瓶氨基酸奶粉。”

    孩子家长特别着急,都一周了孩子还再拉肚子,县医院没办法,妇幼医院也没办法。到了市医院,结果医生连药物都不给用,说话语气就有点火大:“医生!孩子都拉了一周了,能不能请你们的专家给看看,不能再耽搁了。”

    小孩的妈妈红着眼睛,孩子父亲涨红了脸。着急上火。已为人母的贺芳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也没在意他们的语气,“别着急,孩子问题不大,这是婴儿过敏性直肠炎,给孩子断奶改吃氨基酸奶粉就会痊愈,以后估计也不能喝牛奶。”

    “我家宝宝从小都是吃我奶长大的,都半岁了,以前怎么没有这种情况,你是不是诊断错误了!”孩子妈妈不理解,她认为这个医生诊断应该不对。

    “请相信我,我比你专业,而且我也是一位母亲,快去办住院吧,观察两天,孩子应该就会止泻了。”说话不缓不急,很让人感到一种力量,知识或者经验的力量,几句话让家长平息了焦躁感。

    张凡听得暗暗点头,贺芳的语气、神态、动作都给家长一种潜在的安慰和保证,虽然没做什么口头保证,可就是这种语气、神态,让焦急不安的孩子家长安定了。

    张凡脑海中不停的反复着贺芳刚刚的说话节奏和语气、神态,着也是技术,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有时候并不是因为治疗因素而起纠纷,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因为说话。

    一个小孩来看病,一般都是两个家属,多一点的三个,夸张的是全家都出动。凌晨一点,张凡写完了病历,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