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好事不断

    452 好事不断 (第2/3页)

本地的抵抗。

    有的说,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把当地医生派出国去进修呢。自己培养不好吗。

    有的说,有这些钱为什么不拿出来再多盖点楼呢。

    还有的说,茶素医院这么多钱,为啥不拿出来支持教育呢。

    估计这话是管卫生文教的领导说的。

    其实,一分部人是好心,深怕茶素市医院招的人养不熟,或者说拿钱招不来大拿,有的人就纯粹是羡慕嫉妒恨。

    好在钱不是财政出,欧阳和张凡顶住了压力。也就是张凡和欧阳组合了,要不然估计早就换人主持工作了。

    原本欧阳和张凡商量的都是五年计划,就说是五年的准备学习,然后出成绩,其实一个偏行政,一个偏临床,在科研上都是二把刀,幸亏这个计划没说出来,不然能笑死一帮科研狗。

    这不,随着冬天的脚步,流感爆发后,以市医院赵燕芳为首的科研团体给张凡来了一份大礼。

    当初几个博士和硕士中,赵燕芳是张凡和欧阳最费心思的科研人员,其他人先不说以后能到什么地步,可赵燕芳人家在青年医疗圈子里已经算是有一号的人物了。

    而且人家的老师差不多和张凡家裘老爷子算是一代的人物。要真的论辈分,人家和张凡师父们是一辈的,好在医疗圈不是江湖圈,不是很注重这个,不然张凡见到人家还要喊一声……

    也就这姑娘被情所伤,然后欧阳和张凡钻了空子,不然,就现在茶素的这个地位,估计是请不来的。

    周一,张凡在办公室里拿着赵燕芳递过来的稿件,眼睛都瞪出来了。

    “茶素地区流感特质和防控对策及十年经验公示汇编?这是咱医院弄的?”张凡不相信的问了一句。

    “我在翻看茶素三十年内的病例档案的时候,正好遇上了流感爆发,虽然不能去第一线,但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然后看了看茶素地区的文献,这一块几乎是空白的,然后就带着呼吸科、心内科、传染科的几个年轻医生,把近十年内茶素市医院和茶素几个分院还有县医院的病例档案,做了一个流感汇总。”

    赵燕芳说的轻描淡写,张凡听的是心惊肉跳。

    他要不觉得这个女人不好惹,都想问一句:你这个汇编不会是从江浙复制过来的吧。

    不怪乎张凡吃惊。

    这种汇编如果年限在放长一点,都能成为抗流感的医疗指南。何为指南,就是按照经验和数据对病毒和患者做一个划分,比如流鼻涕咳嗽不止的是一号病毒,咳嗽而不流鼻涕的是二号病毒。

    看起来简单,可相当的难,首先要有一个汇总大师带头,然后还要有病例档案,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很多有经验的医生去辨别。

    其实每年你爆发的病毒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除非遇上特殊的病毒。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汇总很麻烦。不说茶素地区了,就西北地区牵头干这个事情的省份都不多,往往都是富裕的省份才个干这个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