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意想不到的收获

    552 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2/3页)

时间和损伤提高了,但危险性和致命性下降了啊。

    你仔细看,这个时候就是这样做。”

    老杨得知术后说不定吴老要提问,在手术台上的时候,几乎把看家的本领手把手的给马逸晨传授,张凡的本科同学还有杨永存的博士学生,哪叫一个羡慕嫉妒啊,自己的这位大佬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什么时候这么有耐心!

    但一群华国次顶级的大拿凑在一起比拼技术的时候,思想的火花不停的冒了出来。

    普外的晨会上。

    “这个血管瘤,我们可以从侧面全部切除啊!”一个主任看着另外一个主任的手术方案,豆腐里挑骨头。

    “侧面?侧面损伤太大,得不偿失!”拿出方案的主任立马开始反驳,其实最主要的不是损伤,而是手术难度。

    当然了,这个时候谁都不愿说难度太大,不愿意尝试,到了这个级别,不进则退。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或许,我们可以试一试!”吴老看着患者的检查,听着周围汇集了全国的肝胆主任们,吴老轻轻的说了一句。

    “是啊,我们可以试一试啊!”原本反驳的主任立马说了一句。

    “对啊,可以试一试。吴老,我主刀,您帮我站台行不行?”

    “我觉得我更合适!”

    吴老脸上笑呵呵,心里也感慨不已,“这个小子运气就是好,竟然能拉到如此多的大拿在一起做手术。”

    “我觉得,这台手术需要四个医生,各位请看,因为肝脏的切面不是平整的,第一视角的医生,可以作为前期的主刀,第二视角的医生,可以作为中期的主刀……

    以前的时候,我也曾想过这种方式,但在方东找到四个年轻且已经技术大成的医生,虽然不难,但也不容易,我觉得这次是个机会。怎么样,你们谁愿意。我给各位站台子。”

    哗啦啦。一群人抢着来干。这时候都没什么飞刀费用可谈,都是拿着茶素的台子费,一台手术三十元!但,大家是争先恐后的。

    这样的手术,这种的讨论,这几天,几乎天天在发生。

    论文,一篇篇的论文接着这种大拿汇集的手术,然后从偏科研的博士中带着茶素的医生手中慢慢发表了出来。

    “我去,华国人又要水论文,你看看,这几天全是华国一个医院的肝胆科室发出来的。”

    三岛医学期刊(BMJ)的编辑点开邮箱后,给同事不停的抱怨。世界四大医学顶级期刊中,三岛的医学期刊偏临床,而其他几个期刊不是不看中临床,而是他们的重点其实偏科研。

    所以,往往一些医学上比较前沿的临床手术手段,往往都会发往BMJ。当然了,华国人,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中,各位大拿水期刊的本事在世界上都是闻名的。

    当年有个笑话,说华国医生把金毛某个期刊给水到掉了等级,可以想象一下,华国医生水论文的水平有多高深。

    所以,这一次三岛的编辑虽然没看内容,但一看都是从一个医院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