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出来吧,我的小乖乖!

    228,出来吧,我的小乖乖! (第2/3页)

小节圆柱体都很简单,弹头的直径就是枪管的内径,12.7mm,但王起故意让铸型直径比枪管内径大了5mm,设定为13.2mm,因为热胀冷缩,液态的弹头冷却后,体积会有3%-5%到收缩,这个收缩量是需要他考虑进去的。

    弹头铸型直径13.2mm,整体长度为57.2mm,依然考虑到热胀冷缩的问题,王起将其修正为59.5mm,后面的圆柱体长度,王起取20.0mm长,三个参数一固定,整个物体的形状也就固定且唯一了,脑子里一个念头,“叮当”一声,一个由空间膜卷曲而成的空心铸型便成型了。

    王起一瞧,顿时就感觉整颗子弹铸型,绝不是他在网络图片中看到过的巴雷特穿甲弹弹头,前面的锥体和后面的柱体之间缺乏平顺、自然的过度,看起来就像他小时候自己用菜刀削的缩小版木陀螺,丑不拉几的。

    弹头的形状其实并不复杂,那个过渡性曲面,王起相信应该有个参数或者方程可以输入进立方体,让立方体自己一步成型到位,就像数控机床操作员给数控机床设置参数,让其自动切削加工复杂曲面零件一样。

    某种程度上而言,王起的立方体就相当于一台万能的数控机床,只是他这个操作员不行,知识和才学有限,目前只能发挥立方体很小的一部分功能。

    但这个也不能怪他,他的数学知识最高只到高中,他们商大国贸系根本就不开高等数学,他在现实中也没摸过数控机床,所以对如何切削加工复杂零件也是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

    不过,也没关系,走不了捷径,用铁杵摩针的土办法,像古代的磨镜匠一样,使用水磨工夫,用意识对这个半成品弹头铸型缓慢的进行打磨,修正,一点丁儿一丁儿的通过变形空间膜,“切削掉”柱体上多余的部分,让其最终接近巴雷特穿甲弹的真实模样,还是可以实现他预定目标的。

    因为第一次搞这种水磨工作,没经验,不熟练,王起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像八级车工用古董车床车高精度零件一样,边打磨,边测量,最终才让那颗直径13.2mm,长度59.5mm毫米长的狙击弹头铸型趋向于完美。

    铸型成型,铸造弹头的工作便算完成了一大半。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王起用意识从一坨被他用1500摄氏度的高温把两根不锈钢管融化成了小柚子大小的钢水球上,抠出一滴约五十克的不锈钢水,将其灌进了弹头铸型内。

    为了让钢水完全灌满空间膜铸型,王起还需要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