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道器(第一更)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道器(第一更) (第2/3页)

是富国之法。

    民俗之策,堪为卫鞅变法齐俗论的更进一步。

    学教之策,则为中央学宫深处体系的拓展。

    三者虽重,可在白芊红看来,并非核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之用,一国上下框架之核心。

    那才是权势之本。

    军务之用,更为重要,卫鞅军功爵位之论便是其中之重,大人心中应该也有想法,但纵观督辖四郡要务,很明显那两者不能够轻易插手。

    大王虽器重、宠幸大人,只是道器之策、军务之策涉及社稷之本,唯君王可动,其余之人要动,无异于攫取权柄。

    “嗯,大人如今在江陵府城这里设置的政事堂与门下堂是否便是道器之策之一?”

    忽而,白芊红眼中又是一亮,以大人之才,些许核心纲要纵然不语,也不会没有一点试行的痕迹,涉及道器之用。

    己身所处政事堂变为其中之一。

    设置要人与其内,处理相关核心纲要军政文书,衔接门下审核颁发文书,更为具体一点,则与国府之内的相关行署职能重合。

    推及一国,那么政事堂便是核心之地,所行之权力,堪为核心之力,隐约之间,白芊红似乎看到了另外一种道器架构。

    那种架构对于君王来说,更加得心应手。

    “芊红,你不愧鬼谷纵横之才。”

    “一叶之秋,不过如此。”

    “道器、军务之策,暂时无需多想,先将其余三策梳理出来再说,一匹马是否为好马,自然要看其真正的本事。”

    周清赞叹不已。

    这就是聪慧之人,敏锐之人,有些人看一样事物,只能够看到表面,而有些人则直入本源,有芊红在自己身边,许多事情更为方便。

    “经邦之策,其一开源,其二节流!儒家荀况《富国》一篇如是: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四郡之地,蜀郡那里有前任郡守李冰所开采的井中之盐,因循水脉,则蜀郡那里当还有别处可采。”

    “黔中、巴郡多山林,内蕴矿物多矣,采炼铜铁,采摘林木,梳理河道,坐收渔猎之利,也可以开荒种植桑林之属,拓展云锦之用。”

    “南郡通中原,可督造商贾汇聚中转,抽取重税,一隅一体,堪为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