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天子之位(求订阅、票票)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天子之位(求订阅、票票) (第3/3页)



    秦王政给予快速回应。

    “喏!”

    王绾连忙一礼。

    果如此,倒也没有什么。

    该准备的东西不会浪费的,仅仅晚了一点点罢了。

    “李斯,廷尉府一体谋划不得懈怠。”

    秦王政视线落在廷尉李斯身上。

    一天下诸般要事,廷尉府邸负责的不少,许多都是要在大朝会推进的要事,国府主要负责的是总体统筹。

    需要廷尉府实施的很多很多。

    “喏。”

    李斯一礼。

    “关于蒙武文书所言,国府一应给予批准。”

    秦王政指着屏风上悬挂的那幅舆图,蒙武前来的书信,不仅仅是前来报喜,还有其它的事情。

    比如国府派遣要人整治大军攻占的地方。

    比如各大行署派出专人,前往江南之地,勘探是否有值得的矿藏之类。

    “大王,国府上下已经做好准备。”

    “随时可以派遣他们南下。”

    王绾轻轻一笑,那是国府的职责。

    何况,就算没有蒙武将军的这份文书,按照从江南每半月前来咸阳的一份份文书,都必须派遣要人了。

    “当如此。”

    秦王政很满意。

    “今日相召武真侯同诸位,还有一桩要事。”

    “扶苏。”

    “你等的《商君书》抄录的如何?”

    随即,秦王政身躯微侧,看向厅殿内扶苏等人。

    至今日,后宫诞下的诸位公子有十一人,年过十岁的有五人,长子扶苏,其次便是将闾、胡亥、松希、泾。

    五人今日被招至这里,木案陈列,抄录《商君书》,不知道父王何意?

    却也不敢多问,只能是执笔按照各自手中一般无二的《商君书》抄录着,一张张白纸上落下一枚枚黑色大字。

    已然抄录许久。

    “父王!”

    “尚未抄录完一半。”

    浅白色的长衫着身,眉目俊逸盎然,束发垂于身后,闻父王之言,从案后起身,为之一礼,缓声而应。

    知晓父王要他们抄录《商君书》,自然不敢有所差池,也许父王要考察他们呢?比如考察他们对于《商君书》的了解。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父王,再有两个时辰当可抄录完毕。”

    胡亥四人也是从案后起身,看着自己抄录的进度,也是一语。

    “父王,将闾也是如此。”

    一位岁数并不逊色胡亥的少年人一礼。

    “……。”

    其余两位公子也是颔首称是。

    《商君书》字数很多,他们抄录的很慢。

    “暂时无需抄录了。”

    “李仲,遣人将五位公子所抄录的纸张张贴屏风上。”

    平静的眼神一一扫过扶苏五人,秦王政踏步近前,行至扶苏的岸边,抬手拿起一张,随意看着。

    数息之后,行至将闾的案前,也是拿起一张看了看。

    如此,先后将五人所抄录的《商君书》内容一览,没有评价,看向殿外。

    “喏!”

    李仲那洪亮的声音传来。

    当即,便是数人快速的将五位公子所抄录的《商君书》内容一一张贴在崭新的屏风上。

    相邦王绾等人在侧,不知道大王此举何意?

    让诸公子抄录《商君书》?

    似乎诸公子都会背诵《商君书》吧,这也算是中央学宫的必备科目之一,是每一位大秦官员的立身之本。

    毕竟,大王颇为喜欢此书。

    却是五位公子今日出现在兴乐宫殿内,还是他们一行人论事之时,这却是不常见!

    不。

    不是不常见。

    而是根本不存在。

    兴乐宫内,在他们一应君臣论政之时,从未有公子在旁听政,以前从未有过,偏偏今日有了?

    还是在大朝会之前!

    还是讨论一桩桩涉及一天下的要事之前!

    难道……,王绾心有所感,看向公子扶苏,那是公子之长,近年来一直在外历练,身为相邦,对于扶苏的历练过程很清楚。

    而大王又从来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

    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

    莫不是……?

    王绾突然间想到了什么,没来由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喜意,莫不是真如自己所猜测的那般。

    心绪繁多,看向身旁的冯去疾。

    正合四目相对,意蕴难明,进而又一同看向扶苏公子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