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四王老臣(求订阅、票票)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四王老臣(求订阅、票票) (第2/3页)

看向此刻这处场地的另外一条水石要道上,那里也有数人正在极力快步走进。

    周清见之,连忙迎了上去。

    是刚成君蔡泽!

    此人历经秦国三代先王,算上王兄,便是四位秦国国君了,虽然没有显赫的功劳,却是老成持重,在一些岗位上,足堪大任。

    如第一任中央学宫大祭酒,便是刚成君蔡泽。

    有他坐镇学宫,自己为学宫订制的许多策略,安稳的推进下去,若非其人和文信候吕不韦走的比较近,或许会有更大之用。

    尽管如此,能够历经四位秦国国君,已然不俗。

    “见过武真侯!”

    早年间从燕国前来秦国,欲要施展所学,在应候范雎的举荐下,也是显赫一时,只是,应候早逝,不得已退居小位。

    后来同文信候相交默契,编撰《吕氏春秋》,也有助力。

    不曾想,文信候也先一步自己而去。

    独留下自己在咸阳多年,而今须发苍白如雪,神容枯皱,不过……倒也没有什么忧心的。

    精气神三元旺盛,昨日有闻大王命武真侯玄清子为首,主持编定诸夏制式文字,心中有感,便是前来。

    想不到,还是慢了一步。

    “刚成君老当益壮也。”

    灵觉之力笼罩刚成君蔡泽,他的年岁极高,却也精力还算充沛,刚从从远处走来,除了速度上慢了一些。

    其它同正常人一般无二。

    主持编定诸夏制式文字,堪为紧要之事。

    周清今日穿上寻常之时少见的黑红锦袍,高山冠崭新明耀,腰间玉带、玉环相随,踏步长靴,为之虚扶一礼。

    “以大秦太史籀文为根基,相融诸国文字,取其长,自成一体,这才是真正的书同文呐。”

    “当年文信候书成《吕氏春秋》之时,曾让人刊印诸夏各国文字版本的,当时就曾感叹,若然将来大秦一天下,一定让诸夏只存在一种文字。”

    “如此,任何典籍的通行只需要一种文字的刊印,岂不省时省力?”

    “在下深以为然。”

    “而今,大秦扫灭诸国,一统诸夏,合当有此为,为诸夏立下万世根基,立下万事不灭的风华根基。”

    刚成君蔡泽亦是锦袍着身,手持一根木拐,看向面前年轻至极的武真侯玄清子,只有当人老了,才会想念当初年轻的岁月。

    相对于早就位极人臣的武真侯,蔡泽觉得自己的确不如对方,真的不如对方,有武真侯主持编定制式文字之事。

    蔡泽很放心。

    故而甚是感叹。

    “哈哈哈,本侯以为,上古仓颉之所以造字,并非是其人有感天地,灵机一动造字而出。”

    “而是上古无文字,诸多部落交流不便,文字便是如我等饮食所用之箸、勺、叉等物。”

    “没有那些东西,我等也可以饮食,却麻烦许多。”

    “有了那些东西,我等便会方便许多,文字于我等,就是那般的功用。”

    “即如此,如果让箸、勺、叉……更为方便好用,才是我等目的,也是我等编定制式文字的目的。”

    “新的文字,一定是书写便利的,一定是有序可寻的,一定是象形表意的,一定是通行诸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