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十里长亭

    第五十七章 十里长亭 (第2/3页)

?”

    俩人一路沉默回到后衙,直到和顾知县分别,顾遥才下定决定,问顾知县:“不叫爷爷回凤城了,可行?”

    “暂时不行,过一年半载的,爹再叫他退了吧。你祖母守了大半生顾家,与你祖父离多合少,也该过几日团圆的日子了。”

    这便是交通不便的坏处了。

    顾遥想着这些日子顾知县对漂亮姨娘的熟视无睹,便建议顾知县:“爹爹,要不要,叫母亲也宛平?”

    “你两个哥哥都在太康读书,她又怎放得下?再说,家里请了教习妈妈,教你两个姐姐。若是来了宛平,书院、教习,就什么都没了。”

    这便是经济教育落差了,不是一时三刻便能解决的。

    顾遥脸上挂着沉痛的表情,同顾知县道别。

    郑家的小管事已找了宋海棠,同她定了年终五百斤柿饼。批发价,八文一斤,郑家预付了二两银子的定金。有了这二两银子,加上家中母亲姐妹做的针线,至少今年不用挨饿了。

    宋海棠忙里偷闲,准备用特制的钩子,送了个勾出来的荷包与顾遥,作为答谢。听闻顾老爷子一行五月十六便走,真是没多少时间了,宋海棠这几日一直是挑灯做针线的,白日里精力有些不济。

    是以,当大夫告诉她:“你爹的腿不用再用药了,慢慢养着就是。”

    宋海棠差点欢呼出来——

    却听大夫又道:“小丫头,这事,你帮我跟顾知县说道说道,我免费送你爹一个月的外敷药,叫他一个月就能下地。”

    宋海棠人穷,贪图那药,便又熬了一宿,从乐颜出打听的顾知县的下衙时间,带着缝好了荷包去找顾遥。

    后日便是离开的日子,老爷子索性住进了后衙,把儿子撵到小妾房中,与儿孙多处几日。宋海棠到的时候,不仅顾知县在家,老爷子也在。

    听到顾遥问自己有何事,宋海棠看了顾老爷子一眼,心道,那大夫不就是想得贵人眼吗?老人家的官儿比知县还大,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不再犹豫,宋海棠把她爹的腿脚说了一遍,又吧那大夫夸了又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