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燕北归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燕北归 (第2/3页)

地、北平度过的。一呆,便是二十年。对大明第三任皇帝来说,他是南方的燕子,北方才是他的家。

    京杭大运河山东境内堵塞,北京的通惠河却是无碍。圣驾由通州入顺天,从朝阳门入城。韩布政使负责下令,路知府分管,大兴知县曾问之,负责具体事宜。

    入城大道两侧的商铺、酒楼、各色铺子,无一不是人满为患,士兵极力维护着秩序。

    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朱棣心中百味陈杂。

    七年前的离去,已是破釜沉舟。朝廷有着肥沃的土地,他们燕地缺粮少衣。没有北地百姓的节衣缩食,他朱棣,怎会撑了四年之久?他不曾忘记北地百姓,这才连年减六府的税粮。

    道旁人群里,突然有人带头喊道:“恭迎陛下回燕!陛下万岁万万岁!”

    一人带头,不知多少人突然跟着喊了起来,喊得朱棣双眼发烫。

    朕,是燕王,是北平的燕王,是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燕王。如今,朕,是这大明的国主。

    说实话,朱棣很想沿着顺天府九座城门转一圈。但是,他现在是国主,真坐在御辇里走这么一圈,太劳民伤财了。他强忍内心的翻滚,穿过大兴,进入宛平地界,眼看就要进入皇城。回首看了眼嗓子喊哑的百姓,准备说些什么——

    底下有一小波百姓,听着那一声声高呼,早就犹豫起来了。终于,有人憋不住了,小声地问道:“李叔,我们,还出去吗?”

    跪在前头的老李头,膝盖一直在打颤。

    就是没有百姓的高呼,他也害怕啊。因为自家的小事,当着全城、不知多少达官贵人面前,嚷了出来,丢了宛平知县的脸面是一方面;自己这些人的小命,也不知还有没有。若不是实在无路可走,他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没有回答,老李头深呼吸一口,趁着皇帝抬手,示意百姓安静之际,忽然站了起来,高呼:“宛平知县强占民宅!陛下,陛下救命啊!”

    随着老李头这声呐喊,他身边的人伸展双臂,同时高呼:“陛下救命!”

    这起子人很聪明,并没有站在前排。士兵的长矛能够着,却会误伤前头百姓。时机又抓得极好,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