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过年了

    42,过年了 (第2/3页)

电子广告屏幕闪烁,滚动播出着带有中国农历新年元素的广告。

    伦敦和牛津的中餐馆纷纷推出庆祝春节的优惠;连麦当劳,也有和中国春节有关联的套餐......

    除夕当天,国内的晚上7点,是牛津中午11点多,陈先生、白老师夫妇、姑娘和若诗一起在餐厅里聚餐,若诗还特意打开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络播放着春晚,大家依旧按照老习惯,每人献菜一份,陈先生“嘣嘣嘣嘣”地,开了从旁边小超市买来的青岛啤酒、法国波尔多红酒,又找出中国带来一瓶剩了一半的茅台,从冰箱里取出几瓶色彩缤纷的水果酒,忙得不亦乐乎……

    共同庆祝的同时,他们各自都捧着自己的手机或IPAD,插空在和自己国内的亲人们视频聊着天儿,互相祝福……

    陈先生问陈太太在干什么,陈太太说,自己在办公室里,她祝海德里道28号的所有房友们过年好!大家都凑过脑袋跟陈太太问春节好!……

    海德里道28号的大门两侧,陈先生提前挂上两个大红灯笼,不光是海德里道28号,在牛津城的每个角落,尤其是Summer Town夏日城和考利路一带的华人聚居的社区里,也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华人们都在过年,还有人在家中用音量适中的电子鞭炮营造着喜庆气氛,中国民乐、中国歌曲从一些人家里飘出来……

    在牛津大学的东方研究中心二楼,四五位中国学者和家人、学生们,大概十几个人,正围坐在豆沙色的绒布沙发上,一起等待看中国春晚。有几位不知是女学者还是学者们的太太,膝上抱着小孩,小孩手里握着糖果。茶几上摆着很多中国零食和饮料,一条红色横幅上面贴着黄色大字挂在薄屏大电视后面的墙上:“牛津中国学联春节聚会”。

    英国媒体对中国春节的关注也比往年多。不过对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只是个最平常的日子。

    哈瑞在家吃过简单的午餐,要冲一壶热红茶喝喝,发现装茶包的玻璃罐子空了,于是开着电视机,就披上大衣出了门,步行去旁边的超市。一路上他也看到一些中国春节的元素——一户人家贴着春联,挂着灯笼;一家书店的橱窗里挂着中国吉祥物……

    回到家,一进门哈瑞看到BBC新闻还在播放中国农历新年的消息——羊年到,紧接着后面的一条消息,是欧洲、美国的各大奢侈品品牌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中国春节假日期间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中国游客2013年买下了1020多亿美元、全球三分之一强的奢侈品,2014年买下了超过1060亿美元全球50%以上的奢侈品,2015年,会冲新高,云云;又一条,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后,发展成绩斐然,不过美国媒体认为,假货问题一直是困扰阿里巴巴的大问题……

    哈瑞在厨房烧水冲茶,一边听着这些新闻,有些惊讶,也有些地方不理解,例如假货,BBC新闻节目里翻译成fake brand products,哈瑞弄不大明白,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假货”呀?都卖给谁呀?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刚新闻里说的奢侈品“真货”销售得如火如荼,也是中国人买的,那么,这些仿冒名牌的“假货”又是谁买呢?中国人可真能买东西,消费大量昂贵的奢侈品不算完,还再买那么多仿冒的假货?他有点弄不明白,直摇头。

    这时候BBC又播了一条关于中国的消息:太阳能飞机的开发使用很可能会在中国遇到问题,因为空气污染(雾霾)的原因,全年能看见太阳的天数太少……

    这一条内容显然是英国媒体故意选了来播出的,带点黑色幽默,也有点讽刺的意思,哈瑞笑点不高,一边弄水冲茶,一边笑出声来……

    “无论如何,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哈瑞自言自语着,端着茶去了二楼书房,打开白色的苹果笔记本电脑,给静好发了一封邮件,向静好表示问候和祝贺,祝她“中国新年羊年快乐”……这次他没说“祝你不停地快乐”。

    静好正在餐厅和大家嘻嘻哈哈过节,突然IPAD响起提示声“嘀”,她打开信箱,竟是哈瑞发来的春节祝福,很是惊讶和意外。

    担心其他房友们问,她赶紧锁屏。趁大家闹腾着,她拿着IPAD去了卫生间,重新打开又看了一遍,是哈瑞发来的祝福邮件,他竟然还知道是羊年到了……

    其他人见她带着IPAD进卫生间,还以为她躲进去和男友说悄悄话,待她出来,故意开玩笑:“还要躲到卫生间去说话啊”……

    李若诗和妈妈也在视频交流,若诗先是给妈妈看了他们这一桌子除夕大餐,又特意走到院子大门前,让妈妈看看牛津城的春节也有红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