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宇称不守恒

    正文 第29章 宇称不守恒 (第3/3页)

  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因为你离潭水太远了,所以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你跳进去,离潭水近一点,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原来这是小鬼在怂恿他跳水。小鬼这几天一直勾引他,先勾引他荡秋千,然后借助秋千的振动产生一种勾人魂魄的音乐,让他慢慢失去意识,受人摆布。

    陈松在迷糊之中,受到小鬼的控制,完全失去了意识。他似乎听见了父母的呼唤,却身不由主地张开双臂,纵身跳进了青龙潭。

    为何陈松在青龙潭的影像消失了呢?原来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宇称”。宇称,就是指一个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完全对称。人在照镜子时,镜中的影像和真实的自己总是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包括容貌、装扮、表情和动作。同样,一个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的所有性质也完全相同,它们的运动规律也完全一致,这就是“宇称守恒”。假如一个粒子顺时针旋转,它的镜像粒子从镜中看起来就是逆时针旋转,但是这个旋转的所有定律都是相同的,因此,镜内镜外的粒子是宇称守恒的。按照诺特定理,与空间反射不变性(所谓空间反射,一般指的是镜像)对应的就是宇称守恒。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同一种粒子下的个体粒子理解成彼此互为镜像的。例如,假设一个电子顺时针方向自旋,另一个电子逆时针方向自旋,一个电子就可以把另一个电子当成镜像中的自己,就像人通过镜子看自己一样。由此推断,根据宇称守恒理论,所有电子自身环境和镜像环境中都应该遵循同样的物理定律,其他粒子的情况也是如此。然而,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θ-τ”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称不守恒的,通俗地说,这两个相同的粒子如果互相照镜子的话,它们的衰变方式在镜子里和镜子外居然不一样!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观点震动了当时的物理学界,他们在完美的物理学对称世界撕出了一个缺口!

    正如此时此刻,陈松在青龙潭水边观看自己的倒影,他的影子和物理学基本常数不同的青龙潭里的水底世界发生了弱相互作用,也出现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现象,所以他的影子消失了,在小鬼的蛊惑下,他沮丧的要跳进水潭毁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