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从医院到工地

    正文 第55章 从医院到工地 (第2/3页)

。据说这老师傅很有道行,那时很多匠人都有奇术,包括做家俱的木匠,弹棉花的弹匠,打石头的石匠。如果主人对木匠不好,木匠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做手脚,比如在房梁上刻一个东西,那么这家人以后就要倒霉。还有一个石匠给人家做水缸,在缸子下面刻了一个石人,结果每天早上这家人来水缸舀水,都要被缸子下面的石人打一耳光,后来找到石匠才破解。那木匠老师傅对唐敖要求很严格,脾气又火爆,教了几遍如果还学不会,他就要打耳光,甚至用刨子、凿子、斧头柄打人。严师出高徒,在老师傅近乎变态的教育方式下,唐敖终于掌握了过硬的技术。这老师傅哪里学过什么教育心理学?哪里知道什么教育技巧?在他手下当学徒哪有什么快乐?在唐敖看来,学习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就是主动折磨自己的过程,他在老师傅那里当了三年学徒,身上简直被磨掉一层皮,他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

    唐敖和村里其他人一起来到了工地,同行的有钢筋工、泥瓦工,他是木工。行走在街头巷尾,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钢筋工,他们带着安全帽,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按着规范要求绑扎钢筋。钢筋的位置、间距、搭接、焊接点位置、绑扎点的数量和牢度等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钢筋工又辛苦又脏,整天晒太阳,尤其考验手指的灵活和蹲腿的功夫,挣的完全是血汗钱。最怕出事,新闻上曾有报道,钢筋从高处掉下,穿过工人的身体,惨不忍睹。还有泥瓦工,在工地上砌筑,浇捣混凝土,抹灰,一天干下来,手臂酸痛。每天都要吸入大量粉尘,对身体伤害极大。唐敖有一个老乡,常年在工地干泥瓦匠,后来得了尘肺病。老板给了一点钱就不再管他,哪里去说理?唐敖在工地上干支模,或称为支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模板把要浇筑的混凝土做个模型,支什么样的模板,就可以浇筑什么形状的混凝土。

    唐敖和工友们的关系都很好。他们是一起在工地受苦的人,虽然工种不同,但在力所能及和不违反安全规程的情况下也会互相帮助。据说,有的人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比如说出“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还有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等人。唐敖和工友们还在患难,没有富贵,他们之间相处很融洽,彼此之间没有那些花花肠子。

    吃过午饭,包工头郭刚来到工地视察。这郭刚是S县白石乡的人,在U市招揽了工程,就到处找工人,唐敖就是经人介绍加入了郭刚的队伍。郭刚原来也是建筑工人,脑子灵活,自从结识一些老板之后,找到一些门路,就当起了包工头。他当了包工头以后,动脑不动手,自己就不再干活了,就只管指挥手下的工人干。在U市理工大学,教授在外面接了项目,就找手下的老师或者研究生干活,哪有自己干活的道理?同样,郭刚当上包工头以后,身份也像那高校的“项目负责人”,他就不再干活了。

    郭刚视察工地的时候,到处走走看看,自然在工人面前高人一等。当然,他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没有把自己看成“官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