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县考第一

    第十七章:县考第一 (第2/3页)

手捻长须,点头连连,很是赞许。乐陵可是亲自看过易九霄的试卷,甚是佩服。

    在座的另两位书生见朱县令表扬易九霄,脸色都不好看,朱晨的面色更加冷漠,善辉的眼中闪过一丝奸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读书人很多都是眼高过顶、自命清高,除了自己谁也瞧不起,特别是易九霄这种来路不明的人物,更不在他们的眼里。武人则不一样,虽打生打死,却彼此相互重视,在大宋有句俗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齐国同样适用。

    读书取仕是易九霄的无奈之举,他骨子里是个武人,所以对在座的这两位毫无轻视之意,对两人所表达的冷陌和冷淡也就一笑而过,并不是很在意。

    人已到齐,县令大人吩咐开宴,大家可以边喝边聊。易九霄平常基本不喝酒,但席上有县令和院长在座,他不得不端起杯,斟上酒,过去敬一下两位大人,否则便是失礼。

    觥筹交错间善辉站起身,端起酒杯,来到易九霄的面前,说道:“易兄才华横溢,高居榜首,在下不胜佩服,先饮为敬。”说完咕咚一下,将一杯酒干了。

    易九霄当即站起了身,举起酒杯,逊谢道:“多谢善兄,在下这次只是碰巧,论才华哪敢跟两位兄台相比。”说完,举起杯也喝了。

    见易九霄喝完酒,善辉并没有走,笑眯眯地一拱手说:“易兄不必谦虚,既然被考试院看中,必有过人之处!我想易兄诗赋定然擅长,今日我们三人现场作诗助兴如何?”

    说完善辉看了一下朱县令和乐陵院长,再看了一下朱晨,朱晨点头,并伸出了大拇指。这是一个阳谋,*裸地向易九霄挑战。易九霄是第一名,赢了很正常,如果输了,就是名副其实,而且朱晨最擅长的就是诗,号称七步成诗,如果现场即兴作诗,胜率极大。

    易九霄看着善辉,那点小伎俩他再清楚不过了,而善辉其实并不了解易九霄,作诗恰恰是易九霄的拿手好戏,几千首历代诗词都装在易九霄的脑子里,别说是七步成诗,就是一步成诗他都能做到。

    况且齐国的诗歌水平不足一提,易九霄曾经在万府的典籍中看过齐国的所谓传世佳作,放在大宋连三流水平都算上。即便如此,易九霄也没马上表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朱县令和乐陵院长。

    善辉的提议朱县令其实是很赞同的,本次县考,本以为儿子朱晨能高居榜首,谁想被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易九霄夺去,心内颇为恼火,如果今天现场即兴赋诗,也能扳回几分面子,打一下考试院的耳光。但他老于世故,并没有流露出赞成之态,而是转头问乐陵:

    “乐院长,你怎么看,他们都是你考试院的书生。”

    “回大人,既然三位书生有雅兴,让他们即兴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