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几本书不如二十字

    第一百零九章 几本书不如二十字 (第2/3页)

千元不等。

    苏油对这种精神叹服备至,手底下也切过上千支浮标,因此手法还算熟练。

    浮标切好,还要制作标杆。

    这个用竹签就能制得,不过要保证竹签的圆度,需要夹在磨床上旋转,左手牵引竹签,减少晃动,右手折叠砂纸,夹着竹签进行打磨。

    竹签制好,打通南荻中心,将竹签插进去,检查同心度,合适之后用圆锥状的铜管套上去,用酒精灯火烤定型。

    定型后去掉铜管,南荻会重新弹开一个小口,正好涂抹鱼胶,绕上丝线固定。

    最后取来一根细铜丝,截下一小段对折,和漂脚粘在一起,漂脚底部就得到极小极小一个铜圈,然后用在贴了铜丝的漂脚上缠裹丝线,涂上胶水加固。

    用夹子夹住漂尾挂在室内阴干,这个需要一整天时间,今天的工序到此结束。

    苏油忙活了大半天,搞了大大小小几十只浮漂挂在屋里,切废选废的南荻杆,却丢了整整一大缸子。

    村口的人声渐渐传来,进城赶集的乡亲们回来了。

    苏油步出小院,果然就见乡亲们喜笑颜开地簇拥着骡车,正朝这边行来。

    八公坐在车上,两大车年货满满当当。

    周围则是背着背篓挑着挑子的乡亲,还有土地庙过来的孩子们,中间还有一个高胖的大孩子——苏轼。

    八公跳下车来,开心地喊道:“别慌别慌,一家家的来。拴住糟娃先带屠子去赶猪,狗剩你带着弟弟妹妹去菜园摘菜,准备做饭,小油快过来帮忙分东西,各家的都有字条,这得你来念!”

    苏轼举手:“我也来我也来,赶紧分完做饭是正经!”

    苏油看着苏轼就好笑:“你还真来了?腊月二十七还不着家?!”

    苏轼说道:“明天一早我就回去,耽误不了,你看!”

    苏油一看,骡车后边还挂着苏轼心爱的那头小毛驴,不由得摇头:“为了这顿吃的,你也太拼了!”

    乡亲们也好玩,进城前不知道买啥,进城之后又啥都想买来着。

    红纸,鞭炮,纸钱,香烛,布料。

    有狠人竟然买了瓷器!还有几家狠人进了一匹绢来合分!

    大多数人家还是实在,油茶米麦盐,各种豆子,农具,还有就是铸铁锅。

    尝过炒菜的滋味后,铸铁锅在可龙里大受欢迎,好不容易今年手里宽泛,赶紧买一口,以后传家!

    这想法其实没有毛病,就算二十一世纪初期,农村里木桶瓷碗传家也是普遍现象。

    不过石通一个铸铁锅卖多少钱来着,怎么乡亲们都买得起了?

    这事情现在也不好打听,苏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