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 (第3/3页)

?”

    苏油两手一摊:“要依我说,那就上下游一起治啊,这又什么好争吵的!”

    龙昌期气得吹胡子瞪眼,拍案斥道:“妄言!”

    唐淹赶紧安抚龙昌期,转头对苏油说道:“明润想当然了,谁不知道都治才好?可朝廷财用不敷,每一笔岁入都有去处,朝堂诸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龙昌期叹气道:“我就不该问这小子,这答案简直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接着看报!”

    第二条消息,都知王守忠为武信留后,如今病重,求为节度使,官家说好话也没用,被宰相梁适拒绝,直到死后,才追赠太尉、昭德节度使。

    这条消息很重要,龙昌期细细解读,主要是说给苏油听的。

    宋代官职叠床架屋,内侍省是侍奉皇帝的太监机构,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为最高官职。

    留后,则是一军最高军职——节度使有缺时,暂领该军时的职务,是一个临时调遣。

    王守忠是潜邸老太监,所谓“东宫旧恩”,有拥立之功,深得官家信任,如今只求在临死之前,想从代理变为正式任命而已。

    然而文官阶层严防死守,坚决不给开这个先例。

    梁适的话说得硬邦邦:“宦官连一州军事长官的正式职务都别想,还想当真正的节度使?!”

    官家的话说得软绵绵:“哎呀我之前都已经答应守忠了嘛。”

    梁适继续硬邦邦:“我今天还是宰相,要是给了一内臣节度使的官职,我死都死得别想安心。”

    最后官家退让了。

    这事情龙昌期当然是大力支持梁适,他本身对王守忠一点意见都没有,不过文官阶层对内官,有一种天生的不信任。认为官家过仁了,此禁一开,就有了东汉党锢之祸的根苗。

    不过苏油却有自己的另一番解读,宦官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才,是人才,那就可以任用。

    这是从能力角度来说。

    但是有个问题,宋代皇室,绝大多数皇帝,都在从文官阶层手里争夺权力,一直在进行着尝试,从来没有停止过。

    官家之前提拔狄青,如今想抬举王守忠,目的不能说纯洁。

    文官阶层的坚持,其目的,同样不能说纯洁。

    这就是大宋的政治生态了,各自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在义理,道德等等形而上的东西上争得你死我活,其实最后的目的都是一个——政治权力。

    因此将内官的一切要求,都解读为皇帝对权力的**,对文官阶层来说,大概率正确,一股脑儿怼回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