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2/3页)

庙孩子们认真玩耍放松了几天,便开始考察眉山的诸多产业。

    最让他高兴的是,他发明的那些东西,如今被眉山工坊用到了方方面面——没有人是傻子。

    比如酒坊,就用上了黄铜细管和水龙头。

    比如丝绵染料,就用上了酒精萃取。

    比如书籍,用上了带弹簧的扎孔机。

    比如瓷器,开始尝试琉璃色料绘制图案。

    眉山型帆船,运力大,速度快,结构牢靠,操作简单,得到了世家的一致好评。

    江滩码头上,又架上了四艘龙骨,这次体量更大,桅数达到五支,前三角帆四张,共计九帆。

    所有参数正式采用眉山度量衡,长度达到了三十八米,正常操舟乘员十二人,载重五百吨!

    所有这些,苏油并没有插手,最多提醒一句,剩下的便有人去摸索,并且将之运用到了生产当中。

    苏油看着大船龙骨胆战心惊“姻伯,悠着点吧,夔门天下险,这样的大船,在夔门以下建造更加妥当……”

    程文应笑道“那一段又不靠大帆,只用前帆加纤绳,慢慢摸过去,等过了夔门,便可以直下江陵,两浙……那边的蚕丝,鹿皮,粮食,贼便宜!”

    说完将脚抬起来“看,现在都流行鹿皮鞋了!”

    靠,苏油都看呆了,这竟然是一双类似后世懒人鞋样式的皮鞋,还是磨砂皮的。

    “什么底?”对鞋面不关心,震惊过后,苏油只想知道眉山工匠如何解决鞋底的问题。

    然而他再次失望了,不是橡胶,而是皮革,但是鞋底用的皮革很厚,苏油一看就明白“你们用我的压榨机弄出来的!”

    程文应呵呵笑道“光榨油多浪费,用胶水加皮革,多层压榨胶合,再用线加固,想要多厚都成。这样的鞋底受欢迎得很,八娘想出来的,厉害吧?”

    苏油撇着嘴“不能防水的鞋底都是耍流氓。”

    程文应为自家孙媳抱不平“谁说的不防水?压鞋底的皮子浸饱了桐油漆料,又经过压制,密实得很,鞋边也有漆料封缝,只要不是从早到晚泡在水里,对付点小水沟小水坑,那就没一点问题。”

    苏油这回高兴了“给我来几双!我还可以带去成都送人!”

    ……

    二月都没到,苏油便回到了成都。

    安顿好行李,迈着成年读书人的四方步伐,苏油昂首挺胸地走进州府。

    沿途的书办,侍从,管勾看到,都啧啧连声——戴上幞头,脑袋后边两个喜鹊尾巴一点一点的,小郎君这气度就是不一样了哈……

    张方平正翘着二郎腿对着自己脚上的鹿皮鞋子好奇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