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欧阳修出事

    第四百六十六章 欧阳修出事 (第2/3页)



    这是摆明了歧视内官。

    然而,大宋的宦官们,人品似乎比士大夫还可靠。

    王昭明看了苏安世的结案报告,大惊失色:“今省判所勘,乃迎合宰相意,加以大恶,异日昭明吃剑不得。”

    话丑理端。现在你们仅凭阿张一面之词,并无确证,便判欧阳修犯下人伦大恶,分明是为迎合宰相之意。若是铸成错案,岂不是害我异日陪着吃剑?

    苏安世听了王昭明的话,也有些慌,不敢再枝蔓其狱,维持了孙揆的原判。

    这事情虽然逃脱,但欧阳修还是被查出有瑕疵的。

    他用阿张奁产买田、却立欧阳氏户口,涉嫌侵占孤儿财产。

    于是庆历五年八月,欧阳修“坐用张氏奁中物买田立欧氏券”,被贬至滁州,留下了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

    ……

    而这次出事儿,却是因为他妻子的堂弟薛良孺。

    薛良孺因为举荐的人贪赃,受连坐问责。

    事情本来不大,加上赵顼继位,大赦天下,堂姐的丈夫又是参政,薛良孺心想这回怎么都稳了。

    结果欧阳修为表示大公无私,“乃言不可以臣故徼幸,乞特不原”,薛良孺被从重处罚,不但不获赦免,连官职都被免了。

    于是薛良孺对欧阳修恨之入骨,便四处散播欧阳修与儿媳吴氏有奸情。

    谣言通过集贤校理刘瑾之口,传入御史中丞彭思永的耳朵,彭思永又告诉了御史里行蒋之奇。

    蒋之奇立刻将之作为救命稻草,在朝堂上捅了出来。

    ……

    赵顼回到后殿,怒不可遏:“就是我的谏官!先帝大渐,邵亢建垂帘之议,如此大事不言,而抉人闺门之私!”

    “这就是我的参政!私帏不修,还有脸立于朝堂!其罪已不容于诛!”

    “这就是我的宰相!怠政荒嘻,苏油在嶲州筹集十五万斤精铜,如此大事,需要接连奏报三次!”

    一位文官从椅子上站起来:“陛下,今日还讲学吗?”

    今日的侍讲是孙思恭,精通关氏《易》,尤妙于《大衍》,对数学,天文都有很深的研究。

    “尝修天文院浑仪,著《尧年至熙宁长历》,近世历数之学,未有能及之者。”

    和苏颂,小天师,都是好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