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

    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 (第2/3页)

    苏油说道:“不光如此,还有沿途的大宋官民,还有李氏那些年长的宗室,更重要的,是盯紧那些仆人,丫鬟。”

    “我已给陛下上了密折,这孩子关系到交趾郡的人心向背,稳定安宁,轻忽不得。我已与他寻了名师,是心胸开阔,通理明达之人,等到了汴京城,自有安排。”

    郭逵怒道:“我还成了他姆妈了是吧?”

    苏油连连拱手:“令公你勉为其难,免为其难。就算让我在交趾日子好过一点行不?”

    说完从平正盛手上取过一柄螺钿漆鞘,象牙银银装的长柄刀过来:“这是南汉时安南君主吴权的佩刀。当年南汉征安南,崇文使萧益进言:‘今霖雨积旬,海道险远,吴权桀黠,未可轻也,大军当持重,多用乡导,然后可进。’刘煵惶,至于大败,安南从此割裂出中华。”

    “此刀乃我从民间收得,便赠与令公,令公征交趾,所用乃是正道,此刀的典故,足可证明。”

    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白藤江之战。

    当时刘熞员驻海门,命自己的儿子刘洪操出兵白藤江以攻之。吴权逆战,事先记植包裹着铁尖的木头于出海口,乘潮涨的时候“使人以轻舟挑战”,先假装战败引南汉军入江心的木桩陷阱位置,到潮退时,木桩戳破南汉战舰。吴权继而挥军进攻,取得胜利。

    刘熆吹侥虾壕队败阵,儿子刘洪操战死,唯有“收余众而还”。

    郭逵是骑军出身,对这典故不知晓,待到杨从先与他讲解之后,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将刀接过:“难为你下这么大本钱!”

    郭逵所说的,当然不是指这把刀,而是指苏油为他先期进军不利寻找到一个如此完美的借口。

    苏油也不是什么好好先生,这事情上他的确是利用了人家老头,如今算是赔罪。

    不过对于郭逵这大头兵出身,被文官鄙视了一辈子的将领来说,苏油就是一个异类。

    换到别的文官,不懂指挥瞎指挥,打赢先把功劳抢七成,打输了全部推给下边背锅,那才叫正常操作。

    这次战役要换一个文官来,那就是武臣全成了垃圾,手握重兵束手无策逡巡难进,关键时刻还得靠文官力挽狂澜一剑封喉克竟全功千里奔袭下名都虏王庭以一人之力平灭一国!

    好吧别的文臣就算这样写,朝中也不会有人信,可摆到苏油这里,这就是事实啊。

    但是苏油没这样写,而是着重强调这样的机会,是郭逵指挥大军营造出来的,是所有指挥官,西军将士,降军,属从军,甚至运送粮草的义勇,调剂运输的海商,努力制造军器军粮的工坊主,工人民夫所有人的功劳,他们都是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