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会

    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会 (第2/3页)

这里!

    但是边储又理不可缺,因此一直依靠地方政府执行和籴政策,名义上支付给百姓钱布相半,而实际上多是发给盐钞。

    是的,河北路,还有盐钞。

    数目畸零,百姓麻烦,只能半价卖给盐商,导致公家支费实钱,而百姓没有好处。

    于是陈安石建议,干脆跳过地方州府,将买粮的钱,委托皇宋银行,直接拨给边境地区州军,由各州军自行负责买粮草储备,以备军用。

    如此一来,河东老百姓的负担立刻就能减轻十之六七。

    朝廷认为陈安石的建议合情合理,因而任命他为河东路转运使,将他的主张首先在河东路地区推广开来。

    紧跟着,陈安石下发命令,欢迎各地商贾踊跃来河东卖粮。

    最有优势的,当然两浙路,有粮有海船,不像漕运还要受沿途官府盘剥,立即源源不绝地北上,河东路地区边境储粮大大增加,满足了军需,河东百姓负担一下子减轻三分之二,欢声载道,歌功颂德。

    五月,交趾路,蕴州。

    李舜举将市舶司从宁海军迁到了这里,将宁海军衙门腾出来给了王韶。

    为了缓解苏油和王韶的尴尬,李舜举借口自己过生日,将交州的高官士子们都拉到了蕴州,开了个生日会。

    其实王韶和苏油之间的吵吵闹闹是亲热的表现,但是李舜举是老成人,他不知道啊,害怕两人这样闹真闹掰了,准备给他们来一出将相和。

    同时朝廷的奖掖下来了,允许交趾路自谋资金,给有功之臣三倍赏给,有功之臣以苏油为首,加官进爵。

    大家都很开心,正好也顺便庆祝一下。

    朝廷新的邸报和时报也到了,于是大家在飞鱼号上一边开宴会,一边闲聊新闻。

    邸报上登载了消息,太傅兼侍中曾公亮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

    本来最初是拟谥忠献的,结果被礼官刘挚反驳:“公亮居三事,不闻荐一士,安得为忠!家累千金,未尝济一物,安得为献!”

    好尴尬,但是偏偏“众莫能夺”,只好改谥宣靖。

    曾公亮性子吝啬,又善经营,殖货至巨万,然而“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其实也是老曾的一种为臣之道,不跟任何人有瓜葛,这叫“孤臣”,皇帝挺喜欢的一个类型。

    最关键是他曾力荐王安石以间韩琦,后来又和王安石发生政见冲突。既不是坚定的改革派,又不是坚定的保守派。这才是遭到诋毁的原因。

    当年赵抃和张方平一起反对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