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 (第2/3页)

更多,是以苏油和司马光十年前《河情咨要》为基础,详细考察了十年来水文的变迁,然后根据地图等高线数据,提出了汛期分洪的概念。

    汛期分洪,来自陈昭明的大胆创举,但是其真正的关键,却是行洪口必须坚固,抗冲击,不会行洪行着行着,真的变成了溃坝。

    好在如今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此外,黄河泥沙问题,已经为宋人所明了,黄河之所以这么难治,就是下游河道泥沙淤积过快所致。

    苏油十年前寻找的几个冲沙区,虽然广植了植被,但是力度明显还不够。

    不过洛水,泾水的治理工程非常见效,陕西路转运司奏报,泾河在扩大沿河植被覆盖,家畜去势去尾圈养之后,河水里的泥沙量逐年降低,去年更是在春秋两季,出现了“河清”的现象!

    泾河的水文环境,与黄河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说,黄河携带泥沙的问题,并非不能根治!

    其实苏油自己都想不到,泾河能够在十年内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不过联想到真实历史上的明末大乱,四川在短短五十年里,从重庆到成都,大半个四川几乎被森林重新覆盖,县城里边都开始跑老虎的记录,似乎又很合理。

    毕竟现在的森林植被恢复起来,比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速度快得多。

    赵顼下诏,命都水监,河渠司详细考察河情,寻找流沙区,以及适合作为行洪口的沿河地理位置,为下一步治理河道作准备。

    此外,鉴于今年严峻的水情,继续维持拨款,堆高内黄、濮阳几处重点水利工程。

    同时,命王克臣为安抚使,主持救济四县灾民。

    戊午,上四新军,皇家军事学院,司天监,皇家理工学院专家组,都水监,河渠司,以及沿河抗洪救灾立功人员,抵达汴京城,接受赵顼的接见和嘉奖。

    京中百姓自发涌出东门,夹道迎接。

    是夜,彗不见。

    九月朔,赵顼复膳,重新御殿,首先便是临武英殿,给此次抗洪抢险的英雄颁奖授勋。

    陈昭明是此次抗洪抢险胜利的关键性人物,虽然是文官,赵顼特迁了四级策勋,等同军功,并升保和殿学士。

    宋用臣升领内都监,窦仕升勾当御药局公事。

    其余种诂等人,都得到了颁赏。

    不过此次治河事件当中,有两个人没有捞到好处。

    章惇,因为杀人杀得过于利索,在知州到检察已经束手就擒的情况下,还是把人杀了,存在明显的法律瑕疵,这个谁都包庇不下来。

    正好章惇的父亲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