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证据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证据 (第2/3页)

于无厘头的胡说八道,那几个玉圭上的文字? 都和中原文字似是而非? 最多只能算是巧合。

    但是即便如大宋顶级的学者陈昭明,也拿不出可以驳斥自己儿子的有力证据,相反,翰林院一堆老冬烘? 就跟打了鸡血一般兴奋。

    陈昭明无力地列举了当地没有青铜器? 而殷商青铜器异常发达的例子作为反驳,然而却又被老冬烘们驳倒了——陈子鸣小先生说那可能是第一文明期和第二文明期之间出现了断代,有那些宏伟的建筑,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当地曾经出现过金属加工工具嘛!

    只不过后来第一文明期覆灭后,金属工具都锈灭在丛林当中? 或者还深埋地下没有发掘出来而已。

    最有力的一击来自天文资料,这个陈昭明都得认账? 玉黍人的天文记录相当完备,甚至超过了中原保留的记录? 说明了那个文明对天文的重视程度,和华夏文明是一样的。

    陈昭明一口老血憋在肚子里吐不出来? 对天文的重视? 那是每一个农耕民族的本能好不好?不然他们怎么知道何时该播种?

    最后赵顼出来定性? 昭明学士这种在学术上谦虚谨慎的家风气,我们大家还是要学习滴,毕竟椅子童鞋年纪尚小,这也才是我朝第一次渡过大洋抵达彼岸,说服力稍微有些欠缺,也可以理解滴。

    但这事情并不难,我们只要多派些船,多派些人过去,继续深入了解不就是了?

    然后大家就一起躬身,陛下圣明。

    于是赵顼又紧跟着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么这次大发现,该不该奖掖?如果该,那又如何奖掖?

    扁罐现在的朝请郎,文散官正七品;椅子因为苏小妹得太皇太后和太后宠爱,恩荫得比较早,现在是通直郎,文散官从六品。

    这个官阶已经相当高了,要是再升官阶,搞不好就要走上苏油现在的路子。

    于是大家都提出反对意见,不能再升官了,最起码,不能再升文阶了。

    蔡确建议道:“既然不升文阶,要不就授职吧,降两级授实职,将作监、军器监丞就挺合适。”

    赵顼想起俩孩子在武器设计上也有天赋,蔡确的这个建议也算合情合理,两个职位虽然是八品,但是已经比宰相子初得授职高了一级。

    不过一个十四一个十二,就领受了京官职务,却又是难得的殊荣了。

    而且扁罐和椅子在这次大航海中[ www.boquge.xyz],一个表现出管理能力,一个表现出设计能力,蔡确这道建议,可以说四平八稳,考虑了各方意见,没啥好说的。

    然而关于赵孝奕的任命,就有些麻烦和敏感。

    頵王爷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