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场

    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场 (第2/3页)

,想想龙昌期,仅仅说周公不当都那下场,王益柔、苏舜钦之辈,实在是活该。

    王拱辰的问题,在于利用此案牵扯到了范仲淹,“一网打尽”的典故,让他一辈子都洗不白。

    欧阳修和王拱辰是连襟,两人同是资政殿学士薛奎女婿,也因为此事,两人彻底决裂。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始终是要还的,王拱辰在台谏玩得风生水起,可是当他成了宰相之后,自己又被台谏玩得风生水起。

    追着他咬的不是别人,正是苏油的半拉老师——赵抃赵铁面。

    赵老头认死了王拱辰是奸臣,而且很早,在王拱辰出使契丹那件事上,就已经认死了王拱辰是奸臣。

    王拱辰早年出使契丹,见辽主混同江,辽主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还对自己的宰相说:“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

    使还,当时还是御史的赵抃立即弹劾其辄当非正之礼,理由是“异时北使援此以请,将何辞拒之?”

    到后来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颛,因一个商人死在治内,俩人起了贪念,将商人的货物珍珠拿去贩卖,事败,具狱上,王拱辰判了俩官,却将珍珠收缴,送入掖庭。

    于是又遭到赵抃弹劾,说他败坏制度,办案不公,谄媚君上,勾结温成。

    大宋经济困难,王拱辰企图在河北开盐榷,然后苏油的另外半个老师出马了,将老王按在地上痛打。

    张方平以自己的人形计算机的记忆力,翻出法典和历朝敕令,痛斥王拱辰为奸臣——河北老百姓早交了盐钱,为何还要交榷费?!

    仁宗想给王拱辰升职为宣徽北院使,赵抃上书坚决反对:“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

    最后连宋仁宗都扛不住赵老头的猛烈炮火,只好让王拱辰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从这些关系上论,按道理王拱辰和苏家,应当冰炭不同炉才对,然而恰恰相反。

    王安石参知政事,王拱辰坚决反对新法,与同样反对新法的苏洵,却成了好朋友。

    不但和苏洵关系好,王拱辰和政敌连襟欧阳修一样,对二苏也颇为欣赏。

    苏洵去世,王拱辰还特意写下一首挽诗。

    气得岷峨秀,才推贾马优。

    未承宣室问,空有茂陵求。

    玩易穷三圣,论书正九畴。

    欲知歆向学,二子继弓裘。

    那个时候,苏油才刚刚冒泡,苏轼、苏辙,压根都没有发迹。

    元丰初,王拱辰再判大名,三路籍民为保甲,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