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诗会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诗会 (第2/3页)

 等到抵达鹤舒台,景色又是一变,周围景色一览无余,广州城可以尽收眼底。

    信长老带着已经等候在此的士绅上来合什:“老僧见过太守,这位应当就是小苏通判了吧?”

    蒋之奇笑道:“官务繁忙,难得一日清闲,正宜于众高贤饮酒赋诗,洗涤俗气。看看我俩今日穿着,就不用称呼官职了吧?”

    说完给漏勺介绍:“子衡,这位是蒲泉寺驻锡的信长老,跟大苏是文章好友,大苏在杭州的时候,曾托佛印给我们寄来过一车松脂,两瓶金鸡纳霜。”

    信长老合什:“金鸡纳霜在广州活人无数,堪称灵效,听闻是小苏探花的兄长取自万里东洲,却是堪比安期公之能了。”

    漏勺连忙逊谢,信长老却又笑道:“不过松脂就过分了,山僧平日里琢粉涩弦,哪里用得了一车?”

    漏勺也合什:“那车松脂,是后学求老堂兄送来的,迟早合当大用,却非仅为弹琴鼓瑟也。”

    “哦?”信长老不禁感到讶异:“未知有何用啊?”

    蒋之奇摆手道:“杂务改日再说,我先与子衡介绍广州文脉。”

    几名士绅早就等着介绍了,广州文事不彰,虽然个个年纪都在四十以上,但是真不敢将漏勺当做晚辈看。

    文章天数,偏偏就中意苏家,吸干眉山二十年文运的家族,走到哪里都是豪横。

    好在漏勺文质彬彬,活脱脱一个可爱的小秀才,人畜无害的样子,倒是颇得大家的喜欢。

    接下来就是开宴,士绅们也带着不少子弟,大家就在鹤舒台上玩起了酒令,得令者命赋诗一首。

    漏勺偷奸耍滑,小和尚敲木鱼虽然有长有短,但是漏勺要不故作迟疑不接,要不下手飞快,木鱼停歇之时,一枝丹桂就是落不到他手上。

    信长老急了,用咳嗽给小和尚打信号,不料漏勺也装老僧咳嗽,还贼像,搞得小和尚也摸不清路数,那花还是到不了漏勺手上。

    蒋之奇哈哈大乐,苏家人的顽皮,今日算是再次见识到了,开口说道:“躲来躲去地干什么?难道你今日还逃得掉?干脆,拈韵吧。”

    这就是不讲理了,不过大家都说好,于是以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分韵,大家拈到那个字就以哪个字为韵脚做诗。

    这回逃不掉了,漏勺拈着个津字。

    众人都围拢来聚观,漏勺沉吟片刻,终于写下一首。

    九节仙姿下玉津,

    秋风难动满溪新。

    灵泉甘澈听无主,

    肯与安期借旧邻?

    这诗翻译过来,上联是说菖蒲仙子发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