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

    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 (第2/3页)

京说道:“长春也不能放过,鞑靼入上京道后力量顿时分散,如今李夔那里已然力有不济,上京道契丹各州勤王之师开始聚集,对鞑靼渐渐形成了包围之势。”

    章惇点头:“李夔对鞑靼的控制力还不是绝对强势,因此他已经决意撤军了,至少要将解活军和车军,在冬季来临前撤回金山以东。”

    “应该说李夔很冷静,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至于其余三部听不听他的……”

    蔡京微笑道:“章楶说三部听话最好,如果不听,对我大宋也没啥损失。”

    章黑心太黑心了,没把鞑靼三部当人。

    如果他们听李夔的话撤退还好,如果利令智昏,搞不好就要失陷在金山以东,至少也会遭遇巨大损失。

    这样草原上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对于大宋控制草原更加有好处。

    赵煦不禁摇头:“好事儿别想得太美,先将能做的做了吧。”

    “沧州号可以移泊,开到辽河海口的耀州驻扎,距离锦州海路不过两百五十里,旦夕可至。”

    “锦州一千人太少了,至少要扩至一军三千之数。”

    “鸭渌四州需要恢复到六千军力。”

    “开州门户,和王经商议一下,许我一部共同驻防,方便输送兵力拱卫辽阳。”

    “义勇军的机动数量,三千人也

    实在太少,让苏利涉和阿骨打动一动,吓他们一吓,我们再送一万两千人过去。”

    章惇笑道:“陛下圣明,阿骨打对长春州一直垂涎,正好利用向南的机会整顿军马,之后嘛……长春州又该热闹了。”

    蔡京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不武之谋,如今两府上方才知晓,台谏近日对司徒和苏制置屡加弹劾,认为苏制置此举乃是……以大宋军职入辽国为臣,乃叛国之罪。臣那里,已经有些压不住上官均了。”

    赵煦点头:“东京道的使臣到了吗?”

    蔡京说道:“已经到了。”

    “下次朝会让辽使上殿谢恩,之后可以宣布天下,就说遣四十三节度和苏制置营救辽国文妃和晋王,是我之前的密旨,两人乃奉旨而行。”

    “苏制置那里,早有我许其便宜从事的内降指挥。替辽国保住王朝正朔和一道安宁,本也是大宋作为兄弟之邦应尽的责任。”

    “因此二人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加上辽使的谢恩国书,这事儿可以过去了吧?”

    章惇立刻给上官均上眼药:“那上官均如果坚持弹劾,是不是需要发落?”

    赵煦摇头:“司徒曾经这样评价过台谏——我不赞同你对我的弹劾,但是我绝对维护你可以弹劾我的权力。”

    “站在上官均的立场和职责上,他只是信息不全而已。在此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