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国的真正含义

    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国的真正含义 (第2/3页)

    因此,唐王朝后来最终失掉了所有的藩属国,也包括现在正在攻打的高句丽。

    因此,唐朝也不能称呼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李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唐朝如此大规模的拓土开疆,尽管可以辉煌于一时,可是打下这些国家将如何管理,才能够让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与汉民族融为一体,才是江山永固的关键。

    否则的话,唐朝的大军一走,只要时机成熟,这些国家很快就会反叛,重新脱离唐王朝的统治。

    李佑去而复返,李世民感到有些诧异。当李佑说出了他思考的问题之后,立刻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他传来了李靖、李绩和李道宗等人,一起听取李佑的意见。

    李佑说道:“父皇,高句丽这个地区,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对其进行了征服,设置了汉四郡,最终还是遭到了当地人的反叛。

    后来,历朝历代也多次征服过这个地区,现在这里却叫做高句丽。

    儿臣的三哥李恪现在打下的林邑,在汉朝的时候,也属于我中原民族的国土。可是后来也多次反叛,成为了现在的林邑国。

    西域36国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纳入了大汉的版图。可是后来基本上全部反叛了,不久前才被我大唐重新纳住了版图。

    草原各部、匈奴、契丹、吐谷浑、韦室、突厥等各个民族,历史上多次被我汉民族征服过,结果又如何?还不都是全部反叛了。

    现在我大唐拓土开疆,打下了偌大的疆域。如何能够进行长治久安的统治,确保这些地区国家不再脱离大唐的版图,是个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李佑的话引起了李世民等人深深的思索。

    拓土开疆,对于历代的君王和他手下的大将们来说,是一件能够令人热血沸腾的壮举,众人都十分热衷。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能够统治得了这些地区和民族。

    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大将们,现在同样是这种心态。可是,李佑提出的问题,却是他们无法回答的。

    李世民尽管自负,自认为是千古一帝,可是他也不会认为包括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在内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弱智之人。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佑说道:“首先要从民族的特性上来说。我华夏民族历史上也曾经遭遇过多次的分裂,比如说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等。

    然而,正如《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