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荣归故里 第六十七章 大婚(2)

    第二卷 荣归故里 第六十七章 大婚(2) (第2/3页)

    行到中堂,只见有几人在那里站着,其中两人便是戏志才和关羽。

    李知见到他们在此,颇为惊喜赶紧走上前去:“两位贤弟怎么有空来到此处?怎么不提前告知为兄?”

    两人皆笑而不语,一同看向一旁的一人。

    那人拱手一礼道:“在下荀攸荀公达,见过古乡候。

    本来在下乃是晚辈,不该在此。

    但是在下多次听闻叔父言及古乡候,称古乡候为千年难得之才,晚辈好奇,便来此等候古乡候。”

    李知听他自称为荀攸,不敢怠慢,赶忙抱拳一礼道:“公达之名在下亦有所耳闻。

    在下当不得公达长辈,我等便各论各的如何?”

    他本来以为荀攸会欣然同意没想到他却面色一正,严肃的说道:“非也!伦理纲常乃是天地大道也!岂能乱论?”

    李知被他说的有些尴尬,便差开话题问道:“不知此关有何难题?如何过法?”

    荀攸抚须思考了一下:“第一关叔父考古乡候的乃是诗之一道。

    晚辈听闻古乡候乃是诗词画三绝,此关,晚辈便斗胆请古乡候以姑母为题做一词,便可过关。”

    李知闻言苦笑不已,心想:“看来这名声太大了也不好,天天有人想让他吟诗作词。

    罢了,今日是自己大喜的日子,便是随了他的意吧。”

    想到此处李知,在原地缓缓踱步思考起来。

    不一会儿。

    “公达且听好。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李知念完之后对荀攸问道:“如何,此词可过得了关?”

    荀攸沉默半晌,他本来是想难为一下李知,因为荀彧天天在他面前唠叨,说李知这般好,那般好,把他听得都有些烦了。

    本来,他觉得李知可能有些才华,但不至于如荀彧说的如此好。

    所以,今日他便设下此关,想为难一下李知,没想到却被他轻松闯过。

    不过,李知此词做的确实好,他也无话可说,便拱手一礼道:“古乡侯大才,晚辈自叹不如,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