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上)

    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议(上) (第2/3页)

李知不仅没有放手,反而死死地抱住了卢植,对着他大声的吼道:“卢公,你冷静一些!

    你现在就是去,也不可能把那张让斩杀,反而会把自己折损在那里!

    不仅如此,若是卢公把张让逼急了,让他狗急跳墙,伤害到真正的陛下该如何是好?

    此事我等还需从长计议!”

    卢植闻言,停止了挣扎,颓废的叹了一口气之后,哀声说道:“贤侄说的有理。

    可是…可是我大汉何时受过如此侮辱?!

    区区一个阉竖竟然能蒙骗了天下之人,这是何等的耻辱?!

    我等臣子有何面目生存于世间?!”

    听到卢植的颓废之语,李知摇了摇头,安慰道:“卢公此言差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等既然犯下了不察之罪,那便努力改过便是。

    倘若天下人都像卢公这般,听到这消息之后,只知道颓废、自责,那陛下何时何日才能够脱离苦海?”

    听闻此言,卢植强打着精神,点了点头:“贤侄说的不错,是老夫过于颓废了。

    我等还是商议商议该如何营救陛下吧。”

    李知闻言,便把早已打好的腹稿说了出来:“此事仅凭你我二人之力怕是办不到。

    还请卢公把朝中的忠贞之臣全部请来,我等与他们共同商议此事。”

    这才是李知今日来找卢植的真正目的,他在朝中的势力太过卑微,就算是发现了此事,也无能为力。

    所以他才来找卢植,想借用卢植这般忠贞之臣的势力揭发此事。

    并且,李知还想利用他们稳住朝纲,以免生起祸乱。

    “这……”卢植此时反而有些犹豫不定,用不确定的语气对着李知说道:“朝中虽然有不少的忠贞之臣,但是人心隔肚皮,老夫也不知谁忠、谁奸。

    万一老夫找来了张让的内应,岂不坏了大事?

    而且朝中有很多人都太过守旧古板,不知变通,老夫怕他们会坏事。”

    李知闻言,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对着卢植说道:“要不然卢公就先把阳公、蔡公两人找来。

    他们两人应该可以信任,毕竟他们两人一直在与张让作对。”

    卢植闻言,犹豫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他还是不太相信别人。

    毕竟,此事关乎刘宏的生死,他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

    此事要是只是出了一丁点的岔子,那卢植便是大汉的罪人,所以,此时他除了李知之外不相信任何人。

    抱着这种心理,卢植缓缓的摇了摇头,拒绝道:“要不…我们还是别找别人了,合我们二人之力应该能够对付张让。”

    李知闻言,看了卢植一眼,诧异的问道:“卢公信不过蔡公和阳公?”

    “非也”卢植摇了摇头,面色凝重的说道:“他们二人虽是耿直之臣,但是他们却非常固执,不知变通。

    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出了一丁点的岔子,老夫万死难赎其罪,老夫不是不信他们,而是不敢信他们。”

    看着卢植固执的模样,李知无奈的拍了拍额头,对着他说道:“卢公可还记得我等刚见面之时的场景吗?”

    卢植闻言,疑惑不解的看着李知,不知他为何突然会提起此事,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等待着李知的下文。

    李知见他点头,便说道:“小侄记得,当初卢公可是劝小侄要相信他人,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扛在自己身上。

    小侄听信了卢公之言,从那以后,小侄有力所不及的事情,便与他人合作,依照此法,小侄行事无往不利。

    如今卢公怎的也犯了此错?”

    卢植被李知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呆呆的望着李知。

    “唉……”良久之后,卢植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贤侄说的是,是老夫关心则乱了,此事仅凭你我二人确实很难应付。”

    卢植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在想明白之后,立刻匆匆的朝他的书房跑去,边跑边说道:“贤侄在这里少待,老夫这就去写拜帖,邀请那两位仁兄来此商议大事。”

    看着急匆匆的卢植,李知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便坐在客厅之中无聊的发起呆。

    过了约有一个时辰之后,卢植带着阳球和蔡邕匆匆的走了进来。

    见到他们二人之后,李知赶忙起身对着他们二人行了一礼:“晚辈李知见过阳公、蔡公。”

    “行之贤侄起身吧。”杨秋和蔡邕二人,见李知身为骠骑将军还对他们行后辈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