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喧嚣至极

    第二十九章 喧嚣至极 (第2/3页)

结的是,直到现在,国高大的那位新教导处主任仍然很平常的坐在办公室里。据校内学生说,那位新的教导处主任还有空去星巴克喝了几杯咖啡。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按照“小丑”所说的S级生的特权。S级生的特权可能非常强大,从之前传言的那个被开除的教导处主任的“查无此人”就可以看出。S级生的特权绝对不会简单,很可能S在这件事上动了手脚,或者说这个截图就是S特权的一个使用结果。

    ...

    ...

    凌易看着这些评论,捧腹哈哈大笑。特别是看到“下一首晴天”这个ID,他简直就要被论坛上那些人的脑洞雷到了。

    特别是还有人联系“小丑”对S的解析,进行双向证明,充分肯定小丑“第三种假设”。

    凌易觉得这些人不去当小说家真是太可惜了。这种脑洞还有这种逻辑,完本必封神。

    当然也极小撮的人认为“下一首晴天”就是钟慕雪本人。

    这撮人没有理由,全凭感觉。

    然后他们就被喷死了。

    成千上万的键盘侠同时操手,把那撮人从本人骂到了祖宗十八代附带七大姑八大姨,顺便解析了一下那些人的脑神经和更深层次的基因。又把那撮人的基因和猪的基因进行了比较,列举了那撮人和猪的100个共性。

    这撮人仅仅一天,就彻底消亡,无法发言了。

    凌易啼笑皆非,那撮人的感觉居然正中了真相。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真相也只能和猪的共性相提并论。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外界所不知道的信息太多。

    信息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性往往能影响一件事的成败和走向。

    就比如这次,如果是魏则逸和黄浩轩那群人,很可能就会猜测“下一首晴天”是钟慕雪。

    因为他们知道钟慕雪迟早要解决图书馆冲突,而最佳入手点自然是论坛。只要把论坛的那个视频顶下来,时间一长,舆论压力就会慢慢消散,好不容易引导起来的大二大三的愤怒、校园里对王池的鄙夷和对凌易以D等身份就任班委的不满都会功亏一篑。

    而图书馆冲突,即便是校内,大多数人的认识都仅仅处于表层。他们或许会多多少少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或者能感受到有人在刻意引导。但是他们远远无法真正理解到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顶多是觉得刷热度是某些人的恶趣味,就和记者、狗仔队或者八卦主编一样。

    最有可能接近真相的,只有宣传部和三班这两个直接与整件事关联的群体。但是三班在钟慕雪可以隐瞒下,连班委程平都被凌易忽悠了。

    所以真正在棋盘上对弈的只有凌易、钟慕雪以及宣传部的那些人。或许三班里潜在的某些能人也能看出来。

    但也只限于这部分人了。

    至于说钟慕雪这一手棋漂亮吗?

    凌易只能说无法用简单的二分法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