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你说,你好好说,万不可胡说

    第四百二十七章 你说,你好好说,万不可胡说 (第2/3页)

即便赵曙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甘奇也能在赵曙的眼中看到一种烦躁的感觉。

    烦躁就是态度,烦躁就表示赵曙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赵曙想要的答案,甘奇不想说,所以甘奇犹豫了。

    “你都不说话了,看来此事着实是棘手啊,她毕竟是朕名义上的母后……唉……”赵曙叹着气,他也在纠结,若是不纠结的话,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他的想法就是最直接简单的办法,找个角落把曹太后关起来,随她闹腾去,眼不见心不烦,哪天死了哪天自在。

    甘奇忍了忍,还是忍不住开口了:“陛下,依臣之见,两宫失和,本就是让人笑话的事情,普通百姓家里,都有家和万事兴一说。所以臣以为,陛下当主动与太后缓和关系,多行孝顺之举。”

    甘奇还是不忍心看到曹太后落得一个囚禁的结局,毕竟仁宗皇帝对甘奇实在不薄,仁宗皇帝的遗孀,落得那般地步,甘奇是看不过眼的。

    而且曹太后本身而言,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坏人。本来历史上两宫失和之事,最后的解决办法,还是曹太后在众多朝臣的劝勉之下,主动交出了皇帝大宝,主动让赵曙亲政的。

    若是没有韩琦这一道,甘奇也不至于夜里入宫去抢夺大宝。

    不说曹太后,就算看在仁宗皇帝的面子上,赵祯的老婆,也不该是那么一个下场。

    所以甘奇还是说出了违背赵曙心中所想的一番话语。

    赵曙看着甘奇,想了一想,慢慢说道:“家和万事兴,朕倒是也想家和万事兴,但是如今太后的做派,教朕如何主动上前啊?”

    “陛下,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陛下极尽孝道,太后终究还是会明白的,不会再闹腾下去了。”甘奇决定了,也就要劝说到底。

    赵曙还是有些犹豫,他从小不受曹太后待见,所以心中也是有心结的。

    甘奇在劝:“陛下,臣说一些僭越之语,还请陛下恕罪。”

    “你说。”

    “臣斗胆了,陛下毕竟是先皇继子,若是陛下能待太后如生身亲母一般,传扬出去,陛下之忠孝仁德,便可名声在外,人人都会夸赞陛下孝义无双,朝臣百姓说起此事,都会以陛下为榜样。哪怕是青史之中,也当浓墨重彩记上一笔,此乃明君典范者也!对陛下的威望名声,帮助甚大。可致天下归心,陛下便可与先皇仁宗陛下一样,受万人敬仰。”甘奇认认真真说出了这番话。

    赵曙听完,长长叹了一口气:“道坚所言有理啊!有道坚知谏院,必然可保朝廷言路通畅。”

    甘奇也出了一口气,刚才那番话,看来是真的说服了赵曙。没有一个皇帝不会被这种话语打动的,万民敬仰,青史一笔,明君典范,这显然是赵曙所追求的。

    曹太后的结局,在甘奇这几句话中,终于扭转过来了。

    赵曙哪怕是装,也会装得一副孝顺的模样。

    这件事情算是说完了,赵曙却还有烦心之事,又问甘奇:“道坚,你说朕初登基,到底该做些什么?”

    这话倒是把甘奇问愣住了,都当皇帝了,还要做什么?

    不过这也是个问题,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新皇帝上任,岂能不想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但是如今这个国家,到底怎么去做出成绩呢?

    赵曙显然有些迷茫,他这个皇帝,有一个榜样在前面,那就是万民敬仰、青史留名的仁宗皇帝。

    所以已经登基快两个月的赵曙,不想让自己显得碌碌无为,那就得干些什么。

    到底干些什么呢?这个国家,最近也不缺钱,也不打仗,也没有什么大事,不说大事,几乎连小事都没有。

    这让赵曙去干点啥好?

    赵曙问出这句话,甘奇几乎忍不住就要说出“改革”一词了,把这个国家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敢叫日月换新天!

    甘奇连忙沉了沉,得沉住气。

    改革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甘奇现在这个地位可以完成的。这种事情不能靠皇帝,只能靠自己。

    因为靠皇帝,不知道皇帝哪天被其他人忽悠人就变卦了,改革就无疾而终了。皇帝本就是个人,也会受到别人左右,皇帝变卦这种事情,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想要改革成功,甘奇就得靠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去面对所有人,让所有人都能信服他的一言一行,再加上皇帝的信任,这才是改革的基础。甚至皇帝不信任的时候,有怀疑的时候,还有人帮着甘奇去说服皇帝。

    而且改革还不能操之过急,得有试验,然后在推广,得有这么一个过程。这个经验来自邓老爷子。不能直接就一拍脑袋大刀阔斧去弄,这么干必然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实就失败在这两点上。

    一是王安石几乎就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在干,干到后来,满朝都是敌人,甚至自己手下的人都有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