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

    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 (第2/3页)

    甘奇看着面前这两三百号士子,笑着拱手:“有劳诸位了,回京之后,再起大宴诗会,请诸位一叙。”

    人心,可用。

    就是这人心,甘奇也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用。

    十里路回京,一路的奉承。

    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见皇帝,家都没有来得及回,就得赶紧去见皇帝,皇帝也在等着甘奇。

    甘奇也要去把皇帝再忽悠一通,至少让皇帝对于战争不那么排斥。

    脱了戎装,换成官袍,书房里的皇帝,看起来起色不太好。

    也是这一年,自从赵曙登基以来,整个大宋朝到处发大水,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在发大水。

    京畿、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军、高邮军,大水几句把小半个大宋都淹了一遍。

    赵曙也是个倒霉催的,刚一登基,就遇到这种事情,到处派人,到处赈灾。

    如果不是因为甘奇去了河北边境,又去了辽国,甘奇这一年大概也就是围着水灾转了。

    好在甘奇这两年给朝廷赚了不少钱,让赵曙应对这些水灾的时候还不算太捉襟见肘。

    只是面前这个皇帝,此时看起来是又黑又瘦又没有精神。隐隐看出了短命之相。

    见到甘奇,赵曙倒是满脸的笑意,寒暄许久,才开口说道:“快快与朕细说一番燕云之事。”

    甘奇自然是娓娓道来,把燕云此时的情况说得是一清二楚,甚至还有一些夸大其词。

    赵曙便问道:“你是说这燕云当真要乱了?”

    甘奇点着头:“只待开春,必然大乱丛生,烽烟四起。”

    “好,好,甘卿此番可算是立了大功,只要燕云能归我大宋,定然给甘卿立那头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甘奇这个消息,大概是赵曙这一年唯一听到的一个好消息了。

    但是甘奇在赵曙这番话中听出了另外一个意思,难道赵曙真的认为只要燕云烽烟四起了,燕云的汉人就能把契丹人赶出燕云?然后燕云就自动回来了?

    赵曙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幼稚了。

    甘奇开口说道:“陛下,燕云大乱,便正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对,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完成祖宗遗愿,实乃千载难逢之事。”赵曙人都站了起来,带着激动。

    甘奇却皱了皱眉,又道:“陛下,就怕契丹兵强马壮,燕云汉民,多是不通战事的普通百姓,到头来却又被剿灭了下去。”

    “这……”

    “毕竟燕云之乱,对于契丹而言,只是一隅之乱,并非全国之乱,契丹北枢密院坐拥关外之地,还有广阔草原,兵马源源不断而来,燕云之民,怕是难以招架。”甘奇不能让赵曙有那侥幸之心。

    “若是如此……那……可惜了可惜了……只求燕云之民,能奋起反抗,团结一心,共御外敌,定要把契丹人赶出燕云。”

    赵曙这话,听得甘奇心累。

    甘奇唯有更直白说道:“陛下,若是燕云之民向我大宋求援,那该如何应对?”

    赵曙闻言一愣,然后豪气干云:“既是燕云故土,又是同胞之民,若是向大宋求援,必然有钱给钱,有粮给粮!”

    甘奇听得赵曙如此豪气之语,头一偏,越发心累,又道:“陛下,就怕不是钱粮之事啊。”

    赵曙听得懂这话,本是站着的身形,立马又坐了下去,慢慢问道:“莫不是说要出兵去援?”

    “唯有出兵去援,方能有那胜算。若是我大宋出兵,燕云之民,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些起义之民,必然心受鼓舞,奋勇作战。如此方能真正把契丹赶出燕云。”

    “这……此事,还得再议,出兵燕云,且不说前有盟约在先,就算不理会盟约之事,辽人必然也会用背盟借口,与我大开兵事,如此两国大开战端,如此重大之事,不可轻易为之。”

    说白了,赵曙就只想打代理人战争,不想亲自下场比划。只想那些燕云之民自己赶走契丹,不想把国运赌上与契丹一决高下。

    赵曙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便也是知道契丹人势力并非燕云一地,一旦开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