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看个通宵,百家姓

    第76章 看个通宵,百家姓 (第3/3页)

思?特么的,你比猴儿还精啊!

    徐齐霖此番前来,当然不是只让李二陛下看旋风书这么简单。《百家姓》相当于《姓氏录》,是取代《氏族志》的一种尝试,一个思路。

    况且,徐齐霖这样做除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外,还是告诉李二陛下,您超拔擢升我为千牛备身,我可不是光站值那么简单,是带着耳朵听,带着脑子思考的。

    这样可算是不辜负您的期望,也合乎了您要考验历练的初衷吧?

    其实,不光马大秘约略猜出徐齐霖拿出《百家姓》,后面肯定还有什么说道。连李二陛下也意识到了,这《百家姓》背后恐有深意。

    李二陛下简单看过,将书交给马周阅看,抬头对徐齐霖说道:“旋风书便是如此样式,倒也方便,纸张也不用太长太大。朕准了,便照此刻版印书吧!”

    纸还没出来呢,着个屁急!

    徐齐霖躬身领旨,腹诽却很痛快。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齐霖,你可是对朕重编《氏族志》有别的看法?”

    当然,没看法谁来献《百家姓》呢?

    徐齐霖躬身答道:“陛下平定四海,统一天下,如今朝中众臣,皆有功绩,皆才能卓著。陛下推重朝臣,以当朝官爵高低作为标准,改定士族等级,实是英明。”

    马大秘微微颌首,对徐齐霖的分析判断十分佩服。

    没错,李二陛下重修《氏族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去除门第观念,为寒门庶族张目,而是要建立以李氏皇族为首,以唐朝功臣,包括关陇贵族和新兴贵族为核心的新门阀体系。

    但一本皇家编订的《氏族志》而已,对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卵用。

    崇尚旧族门第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朝中的大臣魏徵、房玄龄、李勣等人都与山东士族攀婚。山东士族则靠标榜门第、买卖婚姻,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势力。

    徐齐霖口称英明,但在分析中却指出了其中的弊端。旧门阀不倒,新门阀又生,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