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意识的交流

    第147章 意识的交流 (第3/3页)

有这样的怪事。

    现在,徐齐霖相信这个偷狗贼可能就会狗狗语,是威胁还是利诱,那就不得而知了。

    特么的,小爷太牛掰了!别跟我说你会什么八国语言,十国外语,有能耐你跟喵星人、汪星人去聊天呀!

    徐齐霖得意洋洋,收拾停当,骑上马儿前去赴宴。

    对于李二陛下答应李思摩的条件,徐齐霖已是全部知晓。羊毛全部收购,或用织成的部分呢料抵销羊毛款,或是按照每斤羊毛八至十文钱给付,羊绒等高级货再行定价。

    十文钱,在当时至少能买一斗粮;而一只普通绵羊的年产毛量至少有三四斤,在不宰杀的情况下,便是三四十文钱,三四斗粮食。

    账谁都会算,李思摩蓦然发现这竟然是个既快速又能持续的发财之路。

    游牧民族什么最多,当然是羊了。原来只是粗压毛毡,或是如垃圾般视而不见,没想到却是一薅一大把的铜钱。

    有了钱,就能换粮食,换盐,换铁锅,换游牧民族需要的各种日用品;有了钱,还能建房盖楼,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得到现在所没有的享受。

    最重要的是,羊毛的收购要经过他的手。这是李二陛下的恩赐,是徐齐霖的承诺,这无疑给了他一件控制手下部族的有力武器。

    换句话说,你有多少羊毛也没卵用,品质再好也没人要。而我,李思摩,东突厥的新可汗,才是天可汗承认的代言人、采购商。也只有我收购的羊毛,才能卖出价钱,换来物品。

    可以想象,面对这个大财源,手下部族的酋长会如何兴奋,又会如何讨好,以求李思摩把他们部落所产的羊毛收购过去。

    从羊毛,李思摩又想到了牛马,似乎也可以如此控制。尽管效果可能不如薅羊毛,但也不失为一个手段。

    而李二陛下显然也从羊毛得到了启发,决定把东突厥的贸易全部交给李思摩。不管是卖出的牛马羊,还是购入的日用品,都要李思摩准许,方能流入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