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直运之弊,三教论衡

    第193章 直运之弊,三教论衡 (第3/3页)



    而道佛之争历经南朝、萧齐、北朝、隋唐、宋代、南宋、明代、清代、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

    自唐高祖武德七年始,每逢重大节日或皇帝生日,朝廷都会举行“三教论衡”,道儒佛三家都要派出代表与他人辩论本家经义。

    说白了,三者在教义及礼仪上的论诤,通常就是为了争夺帝王的信仰,以及更多的信众而发生冲突。

    因此,所谓“论道”,不过是团体、组织之间的权力之争,赢则既得利益,输则交出权力。但相比基督教和教的千年纷争,儒释道之争还算是温和的。

    徐齐霖对此虽不感兴趣,只是随口问道“依李博士看来,三教论衡以何者领先?”

    李淳风沉吟了一下,说道“道家蔡晃,讲道论好,独秀时英;纪国寺慧净法师佛法精湛,兼涉道法。某实是不好揣测。”

    能参加这三教论衡都不是泛泛之辈,不仅自家的经义要滚瓜烂熟,还要通晓别家的教义,才能攻其薄弱,难其谬误。

    嘿嘿,不关己事呀!只不过,李承乾现在看来还算正常,至少在表面上还没完全暴露、恶名远扬。否则,李二陛下也不会让他来主持这三教论衡。

    李淳风拿着算盘走了,徐齐霖也把什么三教论衡抛到了脑后。自己这边还有一大堆事情,谁管他和尚道士斗嘴掐架呢?

    ……………

    九成宫。

    晋阳和新城这姐妹俩儿正在说着悄悄话,却是关于小昭来了之后的称呼问题。

    新城没想到,兕子年岁稍长,却考虑得比较周全。

    “哦,当着小昭姐的面儿,不能称呼小舅,只能叫徐小郎。”新城听着姐姐的交代,有些迷惑地揪了揪垂下耳边的头发。

    兕子用力点了点头,耐心地解释道“你想啊,徐小郎和小昭是兄妹,要是管徐小郎叫小舅,那小昭岂不也得改称呼?”

    “改什么称呼?”新城显然还有点论不清这辈份怎么排,傻傻地望着阿姐。

    兕子摇了摇头,说道“那就要管她叫小姑啦,你怎么听不懂呢?”

    新城眨巴着大眼睛,觉得叫小姑也没什么呀,她和阿姐不也有好几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吗?

    她们的小姑自然就是李渊生的女儿了,不关是女儿,还有儿子,李渊可是给李二留下了三十多个兄弟姐妹呢!

    就是退位当太上皇后,李渊也没闲着,老当益壮地专心在后宫耕耘,努力造小人儿。

    估计老头子也是想给李二陛下添堵,你不是杀了我两个儿子好几个孙子嘛,我再造一堆出来,看你怎么办?

    在李二登基为帝时,一些弟弟妹妹都还是小不点,他一下子就成了长兄了。古人云:“长兄如父”,为了面子,他也装出兄友弟恭、兄妹有情的样子。

    新城想的便是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小叔,觉得管小昭叫小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兕子翻了翻眼睛,也懒得再剖析解释,很强硬地命令道“不许叫就是不许叫,提到的时候就是徐小郎,你记住了没?”

    哦,新城见阿姐好象有点生气,赶忙应了一声,小脑袋点得欢实,“徐小郎,徐小郎嘛,我记住了。”

    兕子这才稍微放心,语气也转缓和,说道“还有小昭带来的干姐姐阿珂,虽然她是民女,又是盲人,可也是咱们的客人,要好好对人家。”

    “眼睛看不见嘛?”新城想了想,微皱眉头说道“那可真可怜哪,吃饭都不好挟菜。”

    就知道吃!兕子忍住翻眼睛的冲动,说道“是呀,所以咱们要好好待她才是。”

    新城点了点小脑袋,咧开小嘴笑道“徐小郎,小昭姐,阿珂姐,这么叫没错吧?”

    兕子点了点头,觉得就这样吧,讲得太多这妹子也记不住,兴许会搞得更乱呢!

    “走吧,咱们一起去宫门等小昭。”兕子起身说道“小舅肯定让她捎来很多好东西,我还真急着想看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