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唐强盛的根本

    第222章 大唐强盛的根本 (第2/3页)

运,则是运费削减的大头,也是关键。既减轻了江南船工的负担,又减少了沿途等待的无谓消耗,再精打细算的话,省出近三成运费,也是可能。

    这还不算完,如果航运公司成立起来,南货北运,北货南输,合理调度,船不跑空,效益将更加显著。

    按徐齐霖的粗略计算,连省带赚,每年十万贯还是保守数字。

    伍菘当保镖是尽职的,却哪里知道徐齐霖的筹划,只觉得这般辛苦,还有点想家了。

    徐齐霖当然也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但要混吃等吃,怎么也对不起自己这个年龄,也对不起老姐、大哥,还有小妹。

    至于升官,徐齐霖表面上又讨又要,其实倒并不是很热衷。朝堂上都是人精,也并不是一团和气,要想立得稳,并不是很容易。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皇帝决定一切,看你不顺眼,轻则发配,重则赐死,你有什么招儿?

    就象现在这样就挺好,自己管一摊,不就是赚钱嘛,后世的脑瓜,还能被这难住。

    “阿郎说那《相会》的戏很受欢迎,等咱们回去能看上吧?”伍菘不好意思提郑团团,就拿徐齐霖告诉他的事情来说。

    徐齐霖不以为意,也知道这家伙在想什么,说道:“自家的戏班,啥时想会啥时演,这还算个事儿?你别胡思乱想,安心跟着某走,少不了你的好处。”

    伍菘嘿然一笑,又开始想这好处是什么,要不要求阿郎帮忙向郑娘子说媒。

    徐齐霖的目光已经移到一艘逆流而上的小船,看那船老头已是年纪不小,操船的手法熟练,旁边还有个女子,手中持篙,用力撑船。

    那女子年纪也不算大,脸庞晒得挺黑,光着两只脚,汗水从鬓边流下。隔得挺远,只是向这边望了一下,便又专心撑船。

    生活不易啊,自己应该是幸运的,不必象他们这般辛苦。

    徐齐霖感叹一声,再度转移目光,望向沿岸的风光。

    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光秃秃的,树木的葱绿也大半被枯黄代替。秋高气爽,行人寥寥。

    农忙已过,多数人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再操锄把犁。如果能有个冬天操持的营生,最好是在家里,收入会增长,劳动生产率也能提高。

    光是指着种地,没有灾害的情况不,能得温饱已是不错。若是有个副业,奔向小康岂不更快?

    徐齐霖垂下眼睑,又陷入了沉思。

    …………….

    长安千秋殿。

    前几日出去散了心,听了歌,看了戏,李二陛下的心情还是有所舒缓。

    今天,李二陛下的心情依旧不错,特别是看到了胖儿子的来信,以及通过正常渠道呈上的奏报。

    显然,李四胖是真的悟了。不仅给老爹写信问安,奉上礼物,还给在京的兄弟也写了信,同样表示了心意。

    对此,李二陛下表示很欣慰。尽管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兄宰弟上的位,可谁又希望自己的儿子再演骨肉相残呢?

    看过胖儿子的书信,再看胖儿子的奏报,李二陛下更觉舒畅。他没想到,这胖儿子不仅文采出众,还对大唐的民生有着深刻的见解。

    说到大唐的强盛的衰落,恐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府兵制的兴起和废弃,以及均田制的实施与瓦解。

    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均田制瓦解,导致府兵制废弃,接下来便是大唐军力的衰落,以及军阀割据的产生。

    所以,均田制在历史上被看作大唐兴衰的关键因素。

    而李四胖的奏报,正是针对均田制的弊端,以及百姓由狭乡向宽乡迁徙的困难。

    均田制的起源很早,自北魏起,至唐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平民能有土地维持生存,而让富豪不足以构成侵凌之势。

    而在唐朝,采用均田制也是有历史原因,以及实施的基础的。隋末之乱,战事频繁,造成人口锐减,土地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